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济阴煎

济阴煎

药方名称济阴煎

处方川连1钱半,白术1钱半(炒),木通1钱半,当归3钱,川芎1钱,白芷1钱半,升麻8分,生地5钱,甘草8分。

功能主治阴疮。脓汁淋漓,脉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湿热下注阴中,蕴蓄日久不化,故伤于阴内而生疮不愈,脓汁淋漓焉。黄连清热燥湿以降心火,生地滋阴凉血以壮肾水,白术培脾土以制湿,白芷散伏湿以升阳,木通降火利水,甘草缓中解毒,当归养经中之血,川芎行血中之气,升麻升阳明清气以散湿热也。水煎温服,使清升浊降,则湿化热解而阴内肃清,何致日久生疮脓汁淋漓之患者?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化管药条

    药方名称化管药条处方红升丹2两。制法冷水浸1宿,去水阴干,研成细末,涂于经消毒而粘有米糊的纱纸条上,阴干即成。功能主治拔毒生肌。主痈疽及瘰疬溃后,或肛瘘等。用法用量用时将药条沿瘘管插入深处,每2至3天

  • 和中丸

    《丹溪心法》卷二:和中丸药方名称和中丸处方白术72克厚朴60克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制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用法用量

  • 银杏散

    药方名称银杏散处方杏仁(去皮、尖,研)水银(铅制)雄黄各3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共和一处。每用1.5克,以大枣肉1枚捣烂和丸,丝绵包裹,留1绵条,捻线在外。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妇人湿热下注,阴

  • 山药茯苓包子

    药方名称山药茯苓包子处方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 面粉200克 白糖300克 猪油 青丝 红丝适量制法将山药粉、茯苓粉置大碗中,加冷水适量浸成糊状,移火上蒸30分钟,取出调面粉和好,发酵调碱制成软

  • 虎目汤

    药方名称虎目汤处方好樗根。功能主治便血及脓毒下血,经年瘦者。用法用量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树,一名山椿。虚极人,加人参等分。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 和腹汤

    《辨证录》卷九:和腹汤药方名称和腹汤处方人参1钱,柴胡1钱,甘草1钱,神曲1钱,厚朴1钱,白术2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忍饥受饿,腹中空虚,内伤胃气,时遇天气不正,时寒时热,遂至胸膈闷塞,宛如结胸。用法

  • 加味术桂汤

    药方名称加味术桂汤处方白术1两,肉桂1钱,甘草1分,人参2钱,丁香1钱。功能主治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上假热而下真寒,致1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

  • 返汗化水汤

    药方名称返汗化水汤处方茯苓2两,猪苓3钱,刘寄奴3钱。功能主治利水消火。主小肠热极,心头上一块出汗,不啻如雨,四肢他处又复无汗。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汗止,不必再剂。各家论述茯苓、猪苓俱是利水之药,加

  • 醴泉饮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醴泉饮药方名称醴泉饮处方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牛蒡子(炒.捣.三钱)天冬(四钱)甘草(二钱)功能主治治

  • 归芍饮

    《丹台玉案》卷五:归芍饮药方名称归芍饮处方当归白芍川芎各3克白术人参生地香附陈皮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临经并经后腹痛。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医学集成》卷一:归芍饮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