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气散

清气散

奇效良方》卷三十二:清气散

药方名称清气散

处方粟壳(去瓤、蒂)五味子白皮紫苏青皮款冬花枳壳(麸炒)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治喘急。

用法用量用慢火炒焦色,急倾水中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三:清气散

药方名称清气散

处方牛黄45克石膏45克大黄甘草(炙)白僵蚕(炒,去丝、嘴)各15克天南星曲30克朱砂9克(别研)脑子9克(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壅热盛,涎潮气急,烦躁不宁,身热作渴,恍惚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汲水调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魏氏家藏方》卷二:清气散

药方名称清气散

处方砂仁白豆蔻仁 白茯苓(去皮)诃黎勒(炮,取肉用)各7.5克人参(去芦)京三棱胡椒良姜(炒)各15克檀香丁香(不见火)30克木香7.5克(不见火)干姜(炮、洗)橘红各45克甘草60克(炙)青皮(汤泡,去瓤)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脏腑挟寒,中气不和,清浊不分,停痰积冷,腹内膨胀,肠鸣飧泄,手足厥冷,脐腹疼痛,呕吐恶心,胸膈不快,困倦少力,肢节怠堕。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盐少许,煎大枣汤调下,或用盐开水冲服亦可,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济世散

    药方名称济世散别名双牛串处方黑牵牛1合,白牵牛1合。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年少气壮者。用法用量双牛串(《串雅内编》卷三)。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八引张三丰仙方

  • 养肝丸

    药方名称养肝丸处方当归(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焙)防风白芍药蕤仁(别研)熟地黄(酒蒸,焙)川芎楮实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治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

  • 经验安化汤

    药方名称经验安化汤处方黄连1钱,薄荷1钱,天花粉1钱,木通5分,甘草4分,菊花3分。功能主治解初生儿胎毒。主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3盏,煎作1盏。孩儿初生,莫与乳食,以此大温灌儿3-5茶匙,咽下间歇,方与

  • 急性子洗剂

    药方名称急性子洗剂处方石菖蒲9g,艾叶15g,生川乌9g,独活15g,急性子9g,麻黄9g,桂枝9g,羌活9g,透骨草9g。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食郁汤

    药方名称食郁汤处方苍术厚朴川芎陈皮神曲山栀枳壳炙草香附砂仁功能主治燥湿行气,消食导滞。治食郁证,腹满,不能食,嗳腐吞酸;又治黄疸,臌胀,痞块,脉紧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 天竺散

    药方名称天竺散处方天竺黄僵蚕(炒)山桅子蝉蜕连翘郁金(水煮)甘草各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焦啼。用法用量临晚以薄荷汤下,食后亦可。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

  • 法制竹沥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法制竹沥丸药方名称法制竹沥丸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半夏曲 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 香附子(制)3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

  • 加减大造苦参丸

    药方名称加减大造苦参丸处方苦参1斤,防风10两,荆芥10两,苍耳子10两,胡麻子(半生熟)10两,皂角刺10两,蔓荆子3两,牛蒡子3两,黄荆子3两,枸杞子3两,何首乌3两,禹余粮3两,蛇床子3两,香白

  • 荆芥甘草防风汤

    《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荆芥甘草防风汤药方名称荆芥甘草防风汤别名荆芥防风甘草汤处方荆芥半两,防风半两,甘草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儿疮疹,邪在太阳,疹出不快,脉浮者。用法用量荆

  • 加减补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补心汤处方白茯苓归身远志(去心)黄柏知母生地黄陈皮酸枣仁(去皮)麦门冬各15克人参石菖蒲白术甘草各9克白芍药(炒)15克制法上药锉片。功能主治治诸虚健忘。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