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膏

点眼膏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膏

药方名称点眼膏

处方白蜜12两(慢火熬,去沫,滤过),朱砂1分(细研),黄丹3分(细罗过),马牙消3分(细研),蕤仁1分(汤浸,去赤皮,研),黄连半两(去须,细锉),黄柏半两(细锉)。

制法上药与炼蜜搅令匀,入于青竹筒内,安于釜汤中煮,自早至夜,不得住火,水少别暖水更添,时时用槐杖子搅之,至来日早晨取之,以绵滤三两度取清者,用瓷瓶子盛之。

功能主治眼热毒所攻,肿涩痛。

用法用量铜箸点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古今医鉴》卷五引黄宾江方:点眼膏

药方名称点眼膏

别名点眼散

处方初胎粪(炙干)1钱,雄黄5分,黄连4分,片脑少许。

制法上为极细末,水调。

功能主治一切赤白痢,及噤口危急之症。

用法用量点眼散(《玉案》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引黄宾江方

猜你喜欢

  • 潮脑膏

    药方名称潮脑膏处方黄连1两,白芷5钱,轻粉3钱,潮脑2钱,川椒3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熟菜子油调稠,摊在1个大碗底上,倒合将瓦高支,用艾4两揉作10团,烧熏碗底上药,如油干,再添油拌再熏,必待艾尽。功能

  • 银蒲消毒饮

    刘寿平方:银蒲消毒饮药方名称银蒲消毒饮处方双花15-30克,蒲公英30-45克,金钱草30-45,丹参15-25克,香附6-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行气活血。主湿热下注,邪毒内蕴,气血瘀滞

  • 茯苓琥珀散

    药方名称茯苓琥珀散处方人参45克琥珀90克 川楝90克(酒炒)泽泻45克 延胡45克(醋炒黑)丹皮45克 归梢90克茯苓90克甘草45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血淋茎中涩痛,牵引胁下,脉弦涩者。用法用

  • 解毒疏痘汤

    药方名称解毒疏痘汤处方防风、荆芥、羌活、柴胡、川芎、白芷、当归、连翘、黄芩、黄连、麻黄、紫草、蝉蜕。功能主治预服解热去毒,已出解热毒斑疹。主妇女痘,色红紫,口干,壮热,谵语。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 辰砂定痛散

    药方名称辰砂定痛散处方软石膏(煅)30克 胡黄连(末)0.6克 辰砂(末)1.5克冰片0.6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收罐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鼻腔溃疡。用法用量如口内则掺之,喉内、鼻内

  • 黄柏皮散

    药方名称黄柏皮散处方柏皮、白矾(枯)、朴消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滞颐,生疮赤烂。用法用量干搽患处。摘录《普济方》卷四○八

  • 芩连清心汤

    药方名称芩连清心汤处方黄芩黄连麦冬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 四君子汤加味

    药方名称四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麦门冬丸

    《圣惠》卷四十二:麦门冬丸药方名称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昆布3分(洗去咸味),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制法上为末

  • 攻毒丸

    药方名称攻毒丸处方有子蜂房(焙干存性)。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