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牡丹散

牡丹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干漆(炒)、苏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引《卫生方》: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牡丹皮桂心当归延胡索各30克 莪茂牛膝赤芍药各60克 荆三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化瘀消症。治妇人久虚羸瘦,血气走疰,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160毫升,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引《卫生方》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别名牡丹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牡丹皮散(《外科发挥》卷四)。

处方人参牡丹皮茯苓天麻黄耆木香当归川芎辣桂桃仁(浸,去皮,炒)各22克白芷薏苡仁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散寒排脓。治肠痈冷证,脓溃正虚,腹濡而痛,时时利脓。

用法用量每服9克,井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普济方》卷二八六:牡丹散

药方名称牡丹散

处方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黄芩赤芍牡丹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清肺排脓。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味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1.5升,煎至5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猜你喜欢

  • 牢牙地黄散

    药方名称牢牙地黄散处方藁本0.6克 生地黄熟地黄羌活防己人参各0.9克当归身益智仁各1.2克 香白芷黄耆各1.5克 羊胫骨灰吴茱萸黄连麻黄各3克 草豆蔻皮3.6克升麻4.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脑

  • 金线却毒丹

    药方名称金线却毒丹处方金线重楼。功能主治蛇咬伤。用法用量水磨少许,敷咬处;仍为细末,酒调服。摘录《疡科选粹》卷七

  • 加减清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清脾汤处方小柴胡汤合养胃汤加生姜、桃柳枝、地骨皮。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加红枣,水煎服。若寒多热少多用养胃汤,热多寒少多用柴胡汤,寒热均者剔平。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 槐子汤

    《医醇剩义》卷二:槐子汤药方名称槐子汤处方槐米9克 蒌仁9克枳壳3克(蜜水炒)天冬4.5克麦冬4.5克玉竹9克 麻仁9克 苏子9克杏仁9克甘草1.2克金橘饼1枚 白芝麻9克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润肠通便。

  • 碧珠丹

    药方名称碧珠丹处方青矾半斤,硫黄2两。制法以醋1斗2升,于锅中煮,待干取出,入瓷瓶中,盖头以六一泥固济。候干,以火5斤,煅一伏时,寒泉出毒了,细研,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脏腑积冷,肠风痔疾,一

  • 九宝散

    《苏沈良方》卷五:九宝散药方名称九宝散别名九宝汤(《易简方》)、苏沈九宝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处方大腹子(连皮)肉桂甘草(炙)紫苏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30克麻黄(去根)陈皮(炒)薄荷各90

  • 救绝至圣丹

    药方名称救绝至圣丹处方人参7钱,菖蒲3钱,半夏3钱,南星2钱,生附子1钱,丹砂末1钱。功能主治中风后发狂者。用法用量上药先将参、苓、附子等药煎汤,调入丹砂末灌之。各家论述天下无真中风之人,不过中气、中

  • 祛风舒筋丸

    药方名称祛风舒筋丸处方防风50g桂枝50g麻黄50g威灵仙50g 制川乌50g 制草乌50g苍术(炒)50g茯苓50g木瓜50g秦艽50g骨碎补(炒)50g牛膝50g甘草50g 海风藤50g 青风藤5

  • 沉苓丸

    药方名称沉苓丸处方白茯苓半斤(去皮净),猪苓5两。制法将茯苓锉成大块,猪苓为皮片,用瓦器煮,以猪苓沉为度,取白茯苓以蜡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渴浊,有浊无渴。用法用量凡渴浊必先看为何证,有浊无渴,先服

  • 加味汤泡散

    药方名称加味汤泡散处方归尾1两,赤芍药1两,黄连1两,杏仁1两,防风1两,铜青2钱,薄荷叶3钱。功能主治眼壅肿。用法用量洗眼。摘录《银海精微》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