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中安蛔汤

理中安蛔汤

药方名称理中安蛔汤

处方人参中、白术中、干姜上、茯苓中、乌梅3个,花椒

制法生姜,水煎服。如合丸药,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末药再捣如泥。

功能主治温扶脾土,去虫。主蛔厥,手足冷而吐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伤寒》引作“理中安蛔散”。本方炼蜜为丸,名“理中安蛔丸”(见《医方集解》)。《回春》本方用量:人参七分,白术茯苓等各一钱,乌梅一个,花椒一分,干姜五分。

手足冷,加附子;有呕,加陈皮半夏;吐蛔未止,加黄连、苦楝根皮、细辛

各家论述1.《伤寒全生集》: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苦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也。

2.《成方便读》:夫腹痛一证,固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其为虫积者尤多,以其饮食不节,生冷过度,脾胃阳气薄弱,不能运化精微,蕴酿而成虫积矣。自有病证可征,急用理中,温理中脏,复其健运之职,而杜其生虫之源,加入川椒、乌梅大辛大酸之品以杀之。用蜜丸者,使之易入虫口,以缓椒、梅之急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猜你喜欢

  • 济坤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济坤丸药方名称济坤丸处方紫丹参30克益智仁30克木通30克当归90克桔梗30克 生地60克龙胆草60克远志(炙)15克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川楝

  • 参茸广嗣鱼鳔丸

    药方名称参茸广嗣鱼鳔丸处方净鱼鳔1斤(分4份,用牡蛎、蛤粉、麦麸各面炒成珠),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生沙苑4两,蒺藜4两,人参1两,麦冬1两,天冬1两,当归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菖蒲

  • 磨光散

    药方名称磨光散处方沙苑蒺藜(形如羊肾,慢火略炒,杵去刺)防风羌活甘草(盐水炙)石决明(捣碎,研,水飞过)草决明蝉蜕(去足)蛇皮(剪碎,和麻油,新瓦炒)川芎各15克甘菊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去风消翳。治

  • 下乳汤

    药方名称下乳汤处方生耆克当归9克白术4.5克(炒)川芎4.5克(炒)甲珠0.9克通草3克 王不留15克(炒)川贝3克(去心)漏芦6克白芷1.5克桔梗2.4克 生草 1.8克藕节3寸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两

  • 柳花散

    《御药院方》卷九:柳花散药方名称柳花散处方延胡索30克黄柏(去粗皮)黄连各15克青黛6克密陀僧(另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于疮上,有津即吐之,食后、临卧用。摘录《御

  • 连石茱萸丸

    药方名称连石茱萸丸处方黄连(酒炒)1两,滑石(飞过)1两,黄芩8分,干葛8分,白芍8分,茱萸1两,升麻7分,甘草4分。制法上为末,以山药研粉,作糊合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麻疹收后,热毒未曾解尽,有

  • 健脾润肤汤

    药方名称健脾润肤汤处方党参、茯苓、苍白术、当归、丹参、鸡血藤、赤白芍、陈皮。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养血润肤。主脾虚血燥皮肤肥厚。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败毒荆防汤

    药方名称败毒荆防汤处方力子、连翘、前胡、桔梗、江壳、银花、荆芥、防风、甘草。功能主治发散托毒。主麻疹见标。用法用量肺热、疫热,加黄芩、川连。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 柴胡地黄汤

    《鸡峰》卷五:柴胡地黄汤药方名称柴胡地黄汤处方柴胡8两,人参3两,黄芩3两,甘草3两,地黄3两,半夏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方下,忽尔断绝,热入血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寒热往来,如见鬼状

  • 辛夷汤

    药方名称辛夷汤处方辛夷(去毛)甘菊花(去枝叉)吴白芷前胡(去芦头)川芎薄荷叶(去土)石膏白术赤茯苓(去皮)生干地黄陈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60克制法上药同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热邪壅肺,肺气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