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瓜蒌仁汤

瓜蒌仁汤

古今医彻》:瓜蒌仁汤

药方名称瓜蒌仁汤

处方瓜蒌霜2钱,米仁2钱,川贝母(去心)钱半,天门冬(去心)钱半,金银花钱半,麦门冬(去心)钱半,百合钱半,甘草节3分,桑白皮(蜜炙)1钱,桔梗1钱。

功能主治肺痈。咳唾稠痰,腥秽如脓,黄赤间杂,甚则咳出白血,手掌干涩,皮肤不泽,脉数而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久而不敛,加白及阿胶,去桑白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

摘录古今医彻

《杏苑》卷四:瓜蒌仁汤

药方名称瓜蒌仁汤

处方桔梗2两,枳壳1两,瓜蒌仁4两(另研),半夏5钱。

制法上为末,以姜汁糊为丸。

功能主治七情气郁成痰,气噎痞痛,喘闷。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用蜜糖汤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法宜和气豁痰为要,故用桔梗利气,瓜蒌半夏豁痰。

摘录《杏苑》卷四

猜你喜欢

  • 加减肾气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药方名称加减肾气丸处方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山药(锉,炒)各30克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

  • 附子四逆汤

    药方名称附子四逆汤处方炮附子半两,炮姜半两,白术1两,甘草3钱,桂7钱。功能主治伤寒寒结膀胱,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主脉沉,客脉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 金樱子粥

    《饮食辨录》:金樱子粥药方名称金樱子粥处方金樱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制法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功能主治补肾,固精。适用于妇女带下、子宫脱垂。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温服

  • 苦参子仁酊

    药方名称苦参子仁酊处方苦参子仁31g。制法以75%乙醇100毫升浸。功能主治青年扁平疣。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参膏汤

    药方名称参膏汤处方人参5钱,石膏1两,知母6钱,甘草3钱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功能主治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定喘止咳糖浆

    药方名称定喘止咳糖浆处方麻黄150g,苦杏仁450g,五味子112.5g,甘草150g,杏仁水20ml,蔗糖625g,香精适量、苯甲酸钠3g。制法取五味子、甘草、苦杏仁,麻黄加水煎煮2次,煎液过滤,合

  • 桂附八珍汤

    药方名称桂附八珍汤处方肉桂5分,大附子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炒)1钱,熟地1钱,木香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房欲后阴虚受寒,致令肿块,或遍身腿脚疼痛。用法用量

  • 旋复花汤

    《金匮要略》卷下:旋复花汤药方名称旋复花汤处方旋复花9克 葱14茎 新绛少许功能主治理气通阳,活血散瘀。治肝着,胸闷不舒,甚或胀痛,用手按捺捶击稍舒,喜热饮,妇人半产漏下,脉弦大。用法用量用水600毫

  • 控涎散

    药方名称控涎散处方辰砂2分,雄黄3分,儿茶5分,川柏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痘疮,咽中生疮作痛,饮食哽塞而呕哕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之。内服加味鼠粘子汤。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 丹皮汤

    药方名称丹皮汤处方丹皮1钱,瓜蒌仁1钱,桃仁泥2钱,朴消2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胃痈,肠痈,腹肿痞坚,按之即痛,脉迟而紧者,脓未成也;腹濡而痛,少腹急胀,时时下脓,毒未解者。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