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蓝花酒

红蓝花酒

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药方名称红蓝花酒

处方红蓝花20g 白酒200ml

炮制1. 将红蓝花与白酒一起放入锅中,煎减至半;

2. 去渣,冷却后即可服用。

功能主治行血,润燥,消肿,止痛。主治妇女中风症,风寒容于胞内,血凝气滞所致腹中刺痛,有行散其瘀之功效。

用法用量每次50ml,不止再服。

注意孕妇忌服此酒。

备注(1)红蓝花:即红花,其性温味辛,有活血祛瘀,通经的功效。白酒:温和其血。

摘录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卷下:红蓝花酒

药方名称红蓝花酒

处方红蓝花14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亦治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以酒200毫升,煎至100毫升。顿服50毫升,未止再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近效方》,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八:红蓝花酒

药方名称红蓝花酒

处方红蓝花3两(新者佳)。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言语错乱,恶血不尽,腹中绞痛,或胎死腹中。

用法用量以无灰清酒半升,童子小便半大升,煮取1大盏,去滓,候稍冷服之。留滓再以新汲水1大升煮之良久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近效方》,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八

《金匮》卷下:红蓝花酒

药方名称红蓝花酒

处方红蓝花1两。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主妇人62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痎疟。

用法用量以酒1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妇人经尽产后,风邪最易袭入腹中,与血气相搏而作刺痛。红蓝花苦辛温,活血止痛,得酒尤良,不更用风药者,血行而风自去耳。

摘录《金匮》卷下

猜你喜欢

  • 承气养荣汤

    药方名称承气养荣汤别名养荣承气汤处方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功能主治润燥兼下热结。主瘟疫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热渴未除,里证仍在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药方名称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别名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桂苓甘术汤(《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茯苓12克桂枝9克(去皮)白术6克甘草(炙)6克功能主治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

  • 利毒丸

    药方名称利毒丸处方大黄半两,黄芩(去心)1钱,青黛1钱,腻粉(炒)1钱,槟榔1钱半,生牵牛(取末)1钱半,大青1钱,龙脑(研)半钱,朱砂半钱(研)。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疮疹欲出前

  • 胶艾榴皮汤

    药方名称胶艾榴皮汤处方阿胶2两,艾叶2两,酸石榴皮2两。功能主治妊娠注下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纳胶令烊,分3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艾叶温血,阿胶佐之;榴皮固脱,艾

  • 黄连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黄连平胃散药方名称黄连平胃散处方黄连15克陈皮厚朴(姜炒)各9克甘草(生)6克苍术(炒)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除湿热,消积滞。治脐痈,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流黄水,属肠

  • 胡麻枕耳方

    药方名称胡麻枕耳方处方熬胡麻。功能主治蛐蜒入耳。用法用量以葛囊贮,枕之。虫闻香则自出。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 加减寿星汤

    《古今医鉴》卷七:加减寿星汤药方名称加减寿星汤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防风30克荆芥21克天麻30克皂荚30克香附30克青皮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 赤茯苓30克 白茯神30克白术30克细

  • 加味乌药汤

    药方名称加味乌药汤处方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制)、甘草、槟榔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血气凝滞,经前腹胀痛,胀过于痛。用法用量每服7钱,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金鉴》卷四十四

  • 白术丁香散

    药方名称白术丁香散处方丁香3钱,白术3钱,舶上硫黄3钱,肉豆蔻3钱,人参2钱,桂府滑石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吐利不止,烦渴,小便少。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钱,小儿1钱,食前温米饮调下。摘录《

  • 薄荷丹

    药方名称薄荷丹处方杜薄荷1两,皂角末(不蛀者,去弦皮)1两,连翘1两,何首乌(米泔浸1宿)1两,蔓荆子1两,京三棱(煨)1两,荆芥1两。制法上为末,好豉2两半,以米醋煎沸酒豉,淹令软,研如糊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