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茱萸内消圆

茱萸内消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

药方名称茱萸内消圆

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炒)、山茱萸(去核),各二两;木香(不见火)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广刺,小肠气痛,奔豚倂癖,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痈肿,结硬牵急,重大滋长,瘙痒疼痛,时出黄水、疮疡,腰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难,累经治疗,不见减瘥,服之渐渐内消,不动大肠,亦不搜绞,补虚消疝,温养肾经。此药不热,无毒,若志心服饵,其效如神。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或盐汤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

药方名称茱萸内消圆

处方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干)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两;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一两;川楝子(炒)三两,木香一两半。

(一方无枳实陈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炮制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俉,偏火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用法用量温酒下三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草蔻丸

    《症因脉治》卷二:草蔻丸药方名称草蔻丸处方草蔻、益智仁、青皮、神曲、麦芽、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功能主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普济方》卷三九八:草蔻丸药方名称草蔻

  • 参苓愈带汤

    药方名称参苓愈带汤处方人参、云苓、白术、山药、白芍、车前、柴胡、苍术、甘草、陈皮、黑荆芥。功能主治白带。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金星膏

    药方名称金星膏处方金星凤尾草1两5钱,实竹叶1两,葱白32根,侧柏叶1两5钱。制法上用香油1斤,浸药1日,用火熬,看药焦黄为度,用棉布袋滤去滓,仍入锅内熬,熟油1斤(净),入顶好铅粉3两,用竹搅匀,文

  • 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豆蔻散药方名称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皮)一斤,生姜(切作片)二斤,甘草八两。炮制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

  • 接骨没药散

    药方名称接骨没药散处方川独活、川牛膝(酒浸)、川续断、杜仲、萆薢、防风(去芦)、甘草各等分,乳香半两,没药半两(另研)。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疼痛,折骨碎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摘录《普

  • 经验白术散

    药方名称经验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苦葶苈1两,川山甲5钱,蛇退1条(全),黑牵牛(末)2两,土牛儿1个(土坑内烧,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蛊、气蛊病。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一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药方名称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

  • 大正气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大正气散药方名称大正气散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汁制)桂心甘草(炙)干姜(炮)陈皮各30克 茱萸15克(微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瘴疟,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服6克

  • 胡黄连麝香丸

    药方名称胡黄连麝香丸别名麝香黄连丸处方胡黄连1两,白芜荑(去扇)1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辰砂(另研)1分,麝香(锉,研)1钱。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白虫。用法用量麝

  • 铁箍散

    《保婴撮要》卷十一:铁箍散药方名称铁箍散处方芙蓉叶黄柏大黄五倍子白及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疮疖痈疽。用法用量用水调搽患处四围。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铁箍散药方名称铁箍散处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