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莨菪膏

莨菪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27克白蔹末 芎劳末丁香乳香木香末 鸡舌香末各30克 黄丹210克麻油1升

制法上药惟莨菪子别捣,绵裹,入油铛中煎,侯色焦黑滤出,次下白蔹、黄丹等,先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稀稠得所,即膏成,贮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摊在故帛上,贴患处,一日换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圣惠》卷八十七: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子1分(生用),葶苈子1分(生用),硫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白矾灰1分,熊胆1分(细研),芦荟1分(细研),蚺蛇胆1分(研入),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取腊月猪油2两,入于铫子内,以慢火上熔化,然后下诸药末相和,搅匀为膏。

功能主治小儿疳(匿虫),口齿疮。

用法用量每用约杏仁大,以绵裹,火炙烙齿龈及疮上。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圣惠》卷六十三: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2合,白蔹(末)1两,芎藭(末)1两,丁香(末)1两,沉香(末)1两,乳香(末)1两,木香(末)1两,鸡舌香(末)1两,黄丹7两,麻油1升半。

功能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上药唯莨菪子别捣,绵裹入油铛中煎,候色焦黑,滤出,次下白蔹、黄丹等。先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稀调得所,即膏成,贮于瓷盒中。以故帛上摊贴,每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锦庇汤

    药方名称锦庇汤处方黄耆3两,肉桂3钱,生甘草1两,荆芥(炒)3钱,天花粉3钱,贝母2钱,锦地罗5钱,茯苓1两。功能主治阴痈初起。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散大半,2剂全削。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辰砂乳香丸

    药方名称辰砂乳香丸别名镇惊安神丸处方半夏(泡)、乳香、朱砂(各研)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胎风,壮热瘛疭,弄舌摇头,眠睡不稳,目睛上视,口眼牵引,痰实咳嗽,咬齿谵语。用法用

  • 黑豆大蒜煮红糖

    药方名称黑豆大蒜煮红糖处方黑豆100克大蒜红糖各30克制法将炒锅放旺火上,加水1000克煮沸后,倒入黑豆(洗净)、大蒜(切片)、红糖,用文火烧至黑豆熟即可。功能主治健脾益胃。适用于肾虚型妊娠水肿。用法

  • 蝮蛇头丸

    药方名称蝮蛇头丸处方蝮蛇头(炙焦)1枚,猬皮(炙焦)1枚,魁蛤(炙)1枚,蛴螬(生用)1枚,水蛭(生用)7枚,虻虫(去翅足,生用)7枚,葛上亭长(去翅足,生用)7枚,蜈蚣(炙)2枚,大蜘蛛(炒)3枚,

  • 化痰铁刷丸

    药方名称化痰铁刷丸处方白附子(炮)南星(炮)半夏(汤洗)白矾(生用)各15克寒水石30克(烧)干生姜22克硇砂轻粉各3克 皂角(去皮、子)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坠

  • 加减安胎饮

    《古今医鉴》卷十二:加减安胎饮药方名称加减安胎饮处方知母杜仲木香续断香附陈皮乌药紫苏白芍川芎当归白术酒芩功能主治治妊娠日月未足,因劳役怒气,调养不节,或房室所伤,或负重闪肭,或因宿有冷气,而痛如欲产者

  • 甘草饮子

    《圣惠》卷十七:甘草饮子药方名称甘草饮子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两,生姜1两,葛根1两,人参1两(去芦头)。制法上锉细,和匀。功能主治热病,毒气攻胃,呕哕不止。

  • 接气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气丹药方名称接气丹处方沉香一两,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二两;牛膝(酒浸)、白术(焙)、苁蓉(酒浸),各半两;丁香三钱,川楝子(

  • 调胃养中汤

    药方名称调胃养中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陈皮3钱,豆蔻3钱,诃子1个,白茯苓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因受寒热之邪,积于脏腑,下痢赤白,腹痛。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当先用八宝汤去其热,后以本方调脾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