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葱汤丸

葱汤丸

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南星末2钱匕,白附子末2钱匕,滑石末2钱匕,朱砂末2钱匕,全蝎10个,轻粉1钱匕,麝香少许,粉霜半钱匕,巴豆14个(去皮心膜,出油)。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积,食积,潮热烦躁,面赤,气喘腹胀。

用法用量若作珍珠丸,加朱砂为衣。每服5-7丸,葱白薄荷汤临睡时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

《卫生总微》卷五: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天南星(炮裂,为末,炒)1钱,蝎梢1分(微炒),半夏1分(汤洗7次),寒水石(煅熟,为末)1分,朱砂半钱(水飞),僵蚕(炒去丝嘴)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发搐,痰盛壅热。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烧葱白泡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得效》卷十二: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巴豆35粒(用水浸1宿,五更初去水,后去皮壳、心膜,不去油,另研),轻粉半钱,滑石5钱,鹰粪5钱。

制法上为末,研饭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积滞。

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每用3丸;以上者4丸;未效,再加数丸。膈上有涎,或吐亦无妨。春季,灯心汤送下;夏季,苏盐汤送下;秋季,苏汤送下;冬季,葱白汤送下;初生儿以1粒放口中,乳汁送下。

如有虫,用苦楝皮少许,甘草2寸煎汤,五更初,先将化虫药服了,后用此取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煎金饮

    药方名称煎金饮别名代赭石散处方代赭石。制法以代赭石为细末,水飞极细,晒干。功能主治小儿不拘阴阳证发痫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用真金煎汤调下,连进3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六

  • 酒蜡膏

    药方名称酒蜡膏处方醇酒1盏,蜜1合,蜡3钱,蜀漆1两。制法铜铫内慢火同熬,可丸即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杀诸虫。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化开,拂晓服之,虫自下。摘录《直指》卷二十五

  • 补泄石斛丸

    药方名称补泄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半两(去苗),萆薢半两(锉),独活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天麻半两,海桐皮半两(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微炒),沉香半

  • 骨痨散

    药方名称骨痨散处方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主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

  • 温胆汤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温胆汤药方名称温胆汤处方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

  • 鲜芹菜汁

    药方名称鲜芹菜汁处方鲜芹菜250克制法将鲜芹菜洗净,放入沸水中汤2分钟,切碎绞汁。功能主治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和胃止吐,利尿。适用于眩晕头痛、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的高血压患者。用法用量每服1小杯

  • 消肿散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药方名称消肿散处方乳香3克白及3克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用法用量用羊脂调涂。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 鳖甲丸

    《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鳖甲丸药方名称鳖甲丸处方鳖甲(炙)芍药枳实(炙)人参槟榔各60克 诃黎勒大黄各45克 桂心30克橘皮30克制法上药九味,捣细过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鼓胀气急

  • 金花散

    《直指》卷八:金花散药方名称金花散处方槐花(新瓦上炒香熟)。功能主治失音,亦治喉痹。用法用量热证通用。摘录《直指》卷八《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金花散药方名称金花散处方黄柏2两,雄黑豆1两(紧小者是也),

  • 解毒清肠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肠汤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