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睛丸

虎睛丸

《圣惠》卷四: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捣),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牛黄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珍珠半两(细研),龙齿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人参2两(去芦头,为末),茯神2两(末)。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心脏风虚,惊悸心忪,或夜间狂言,恒常忧怕,或如见鬼神,恍惚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研)1分,安息香(入胡桃仁和研)1分,阿魏(研)1分,天灵盖(酥炙)1分。

制法上先捣2味,再入研药为细末,烧饭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鬼疟。

用法用量每用1丸,未发前男左女右手把之,1丸可疗10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别名五味虎睛丸

处方***12分(屑),子芩5分,栀子仁10分,大黄10分,虎睛1枚(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小儿惊啼壮热,颜色萎瘁,腹中坚积,不可哺乳。

用法用量五味虎睛丸(《圣惠》卷七十六)。

注意奶母忌热面;忌毒物。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

《千金》卷十四: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具(酒浸1宿,炙),防风4分,秦艽4分,防葵4分,龙齿4分,黄芩4分,雄黄4分,防己4分,山茱萸4分,茯苓4分,铁精4分,鬼臼4分,人参4分,干地黄(一方云干姜)4分,大黄4分,银屑4分,牛黄4分,独活3两,远志3两,细辛3两,贯众3两,麝香3两,白蔹(1作白薇)3两,升麻3两,白鲜皮3两,茯神5两,石膏5两,天雄5两,鬼箭羽2分,露蜂房2分,寒水石6分,蛇蜕1尺。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癫掣疭,口眼张大,口中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

用法用量按:《圣济总录》有芎?、飞鸦头,无雄黄茯神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虎睛龙齿定魄安魂,牛黄麝香涤痰利窍,蜂房蛇蜕攻毒祛风,铁精、银屑辟邪镇惊,雄黄石膏破恶散结,防葵、天雄出阴入阳,升麻大黄升清除浊,人参地黄导气和血,其余风药、毒药总皆匡佐之流耳。如无虎睛珍珠代用可也。

摘录《千金》卷十四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令干,先捣末),牛黄1分(细研),青黛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腻粉1分,干蝎7枚(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用蟾酥半钱,以新汲水少许浸化如面糊,搜前药末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客忤邪气,发热,搐搦,涎聚上壅。胎风。

用法用量初生及月内,每服1丸,以乳汁化下;百日以上儿,每服2丸;足1岁儿,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研)1字,牛黄(研)1字,干蝎(去土,炒)7枚,墨1枣大,青黛(研)1分,使君子10枚(烧存性),丹砂(研)半钱,龙脑(研)半钱,麝香(研)半钱,金箔10片,银箔10片。

制法上为末,用水浸炊饼心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如疾重服1丸,金银薄荷汤磨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别名丹砂丸

处方虎睛1对(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露蜂房半两(微炙),麻黄半两(去根节),子芩半两,钩藤半两,防葵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龙齿1两(细研),栀子仁1两,银箔30片(细研),麝香1分(细研),羌活3分,柴胡3分(去苗),白鲜皮3分,川升麻3分,雷丸3分,沙参3分(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1分(细研),蚱蝉1两(去翅足,微炒或炙),蛇蜕皮1分(锉,微炒),天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5岁至7岁,发癫痫,无时发动,口出白沫,遗失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丹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炙,取仁),牛黄1分(微研),珍珠末1分,朱砂1分(细研),甘逐1分(煨黄),赤芍药1分,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牡蛎1分(炒黄),麝香半分(细研),***屑半两,巴豆半两(去皮心,纸裹压去油),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痫,及惊风百病。

用法用量本方甘遂,原作“甘草”,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细研),牛黄1分,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半两,钩藤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屑半两,天竹黄2分(细研),栀子仁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蚱蝉3枚(去翅足,微炒),蜣螂3枚(去翅足,微炒),蛇蜕皮5寸(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邪气,皮肉壮热,呕吐心烦,不得安睡。小儿下痢五色。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桂,无甘草天竺黄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微炙),牛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钩藤半两,***屑3分,茯神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热痫,摇头吐舌,四肢抽掣,心神惊悸。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丸,金银汤化服,每日3次;儿稍大,加丸数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令黄),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麻黄半两(去根节),钩藤半两,铁粉3分,防风3分(去芦头),子芩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龙齿1两(细研),银屑3分(细研),栀子仁3分,羌活3分,柴胡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牛黄半两(细研),雷丸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细辛1分,石膏1两(细研,水飞),川升麻半两,蚱蝉4枚(微炙,去翅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自3岁以来,至10岁不愈,发时口中白沫,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3岁以上,以意加丸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炙,细研),牛黄1分(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蛇蜕皮5寸(微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足抽掣,呕吐夜啼,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2丸,以乳汁化服;3-4岁儿,每服5丸,薄荷汤化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六: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令黄),***屑半两,子芩1两,山栀子半两(去皮),川大黄1两(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龙胆3分(去芦头),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黄矾3分(烧令赤),珍珠末1分(研入),牛黄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或脑疳,眼热涩,多睡,心悸不安,不吃奶食,肌肉黄瘦。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猪苓,无子芩。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微黄),天麻1分,干蝎1分(微炒),乌蛇肉1分(炙微黄),羌活1分,独活1分,僵蚕1分(微炒),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及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3丸,薄荷汤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仁1对(微炙),牛黄1分(细研),珍珠末1分,***屑半两,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霜3分,吴蓝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1分(去芦头),汉防己1分,牵牛子半两(微炒),牡蛎半两(烧为灰),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百病,寒热,鬼气,症癖,羸瘦,诸痢,惊痫,腹胀喘促,痰结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别名虎睛牛黄

处方虎睛1对(酒浸,微炙,取仁),牛黄1分,麝香1分,雄黄1分,朱砂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蓐内及百日以来,壮热多惊。

用法用量虎睛牛黄丸(《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六十九: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炙),秦艽半两(去苗),龙齿半两,防葵半两,黄芩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水飞过),汉防己半两,牛黄半两(细研),羌活1分,川升麻3分,寒水石3分,远志1分(去心),茯神半两,石膏1两(细研),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鬼箭羽1分,蛇蜕皮5寸(微炒),露蜂房1分,白鲜皮1分,白薇1分,贯众1分,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邪,发癫狂及诸痫。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眼丸”。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生用),狗胆汁1枚,天灵盖1分(生用),麝香半钱(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以狗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疟。

用法用量以绯帛裹1丸,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系之;如患多时者,生姜汤送下1丸。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1分(细研),阿魏1分(末)。

制法上为末,取5月5日修合,用粽子尖7枚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疟疾,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

用法用量本草纲目》本方用法:绵包一丸,男左女有塞耳中。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圣惠》卷二十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炒黄),铁粉1两(细研),黄丹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苦参1两(锉),金箔100片(细研),银箔100片(细研),牛黄半两(细研),马牙消2两,黑铅1两,水银1两(与铅2味结为砂子,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积年不愈,发即昏昏欲睡,良久方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炙微黄),茯神1两,龙齿1两,石膏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秦艽1两(去苗),川升麻1两,汉防己1两,铁粉1两(细研),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防葵1两,独活1两,远志3分(去心),白鲜皮3分,鬼臼3分,细辛3分,银箔50片(细研),金箔50片(细研),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芎?3分,麝香半两(细研),露蜂房半两(微炒),牛黄半两(细研),蛇蜕皮10条(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癫,口眼开张,多吐白沫,或作恶声,恍惚虚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薄荷汤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颅囟经》卷上: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只,栀子仁2分,茯苓2分,牛黄少许,人参1分,钩藤4分,大黄4分,***末1分,黄芩1分,蛇蜕7寸(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脚抽掣,呕吐,夜啼,眼肿。

用法用量随年丸数,轻者1服,重者3服,空心热水送下,奶汁下亦得。

注意乳母忌一切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颅囟经》卷上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炙,细研),牛黄半两(细研),栀子仁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1两,生***屑1分,蛇蜕皮1分(微炙),钩藤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足抽掣,呕逆,夜啼,睡卧不安,惊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丸;3-4岁儿每服2丸,以熟水研破送下,粥饮送下亦可。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细研)1分,远志(姜制,焙)1分,***1分,大黄(湿纸煨)1分,石菖蒲1分,麦门冬1分,蜣螂(去足翅,炒)3枚。

制法上为末,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邪气入心。

用法用量每服1丸,竹叶煎汤调下;或金银煎汤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炙),远志肉(姜制)1钱,***1钱,石菖蒲1钱半,茯神(去皮木)2钱半,法制半夏2钱,麦门冬(去心)1钱,人参1钱,胆星3钱,琥珀1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痫疟,邪气入心。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银竹叶灯心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普济方》卷三七八: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丹砂(研)1两,虎睛1对(研),牛黄(研)1两,麝香(研)1两,***(末)1两,钩藤4两,白茯苓(去黑皮,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湿纸裹,煨熟,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压惊,镇心脏。主小儿诸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丸,5岁儿每服2丸,煎金银汤化下,人参汤亦得,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铁粉1两,露蜂房半两(微炙),羌活半两,钩藤半两,牛黄半两(细研),蚱蝉4枚(去翅足,微炙),防葵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龙齿1两(细研),川升麻半两,细辛1分,石膏1两(细研,水飞)。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癫痫,至大不愈,或发即口出白沫,并大小便出不知。

用法用量每服5丸,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普济方》卷三六一: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青黛1钱,全蝎5个,朱砂半钱,麝香1字许,脑子1字许,白附半钱,水银半钱(炒,研),僵蚕半字,蝉蜕7个(去大足),铁华粉少许。

制法上为末,用半夏末煮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去惊,安魂魄。主惊啼瘛疭,心神恐悸,中风不语,角弓反张,或惊搐太甚。

用法用量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个(净洗,细锉,慢火焙干),蝎尾3-7个,白花蛇1两(酒浸1宿,去骨皮,焙令黄色,称取半两),郁金(锉)1分,大黄1分,天南星(生)1分,半夏(生)半分,白附子半分,天麻半分。

制法上为末,先用好巴豆,去皮壳心膜,以冷水浸,秋冬5日,春夏2日,逐日换水,取出研如糊,称1分,下前药研匀,蜜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1岁1丸,冷葱茶清送下。吐泻为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杨氏家藏方》卷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炒),***屑1两,远志(去心)1两,栀子仁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个,牛黄2钱,桔梗1钱,麝香1钱,胡黄连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常吃泥土,日久遍身通黄。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米饮送下,每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

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朱砂1分(别研),铅白霜1钱,白僵蚕末1钱,珍珠末1钱,轻粉1钱,牛黄1钱,***屑1钱,青黛1钱,乳香1钱,胡黄连1钱,白附子1钱,香墨(烧)1钱,脑半钱,麝半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实壮热。

用法用量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只(酒炙,取仁),青黛3分,棘冈子肉20个,朱砂(研)1钱,粉霜1钱,轻粉1钱,牛黄1字,香好墨(烧)1钱,麝香半钱,熊胆半钱,半夏7枚(汤洗7度,为末)。

制法上为末,汤浸蟾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安,吊上睛。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1丸,5-10岁每服2丸,常惊者加半丸,金银薄荷汤研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微炙,研)1对,代赭(捣研)1分,丹砂(研)1分,芦荟(研)3分,麝香(研)1分,牛黄(研)3分,桃仁2-7枚(汤退去皮尖双仁,麸炒),当归(切,焙,为末)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3丸,3-4岁儿每服5丸,温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局方》卷十: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茯神(去木)5两,天麻(去苗)5两,腻粉(研)5两,天竺黄(研)5两,胡黄连5两,朱砂(研,飞)2两,麝香(研)3两,白附子(炮)3两,天南星(炮)3两,青黛(研)7两,使君子100个,天浆子(微炒)40个。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壮热,痰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本方名虎睛丸,但方中无虎睛,疑脱。

摘录《局方》卷十

普济方》卷三七七:虎睛丸

药方名称虎睛丸

处方虎睛1具(酒浸1宿,炙黄),丹砂4分,铁精4分,子芩4分,大黄4分,龙齿4分,栀子仁4分,银屑4分,蜂房(炙)2分,钩藤钩2分,柴胡2分,白鲜皮2分,麻黄(去节)2分,雷丸(炙)2分,羌活3分,沙参3分,升麻3分,牛黄半分,蚱蝉4个(去翅足,自死者),防葵7分,蛇蜕皮7分(炙),细辛1分半,石膏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1-2岁发痫,至大不愈成癫病,发无时,口出白沫,并大小便不知出。

用法用量4-5岁儿每服10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猜你喜欢

  • 保坤丹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保坤丹药方名称保坤丹处方当归4两,川芎1两,熟地半斤,赤芍4两,桃仁2两,红花2两,香附1斤,茯苓4两,丹皮4两,吴萸1两,陈皮4两,甘草4两,酒芩2两,坤草4两,玄胡索2两,

  • 金弹丸

    药方名称金弹丸处方牛黄4分,珍珠4分,琥珀2钱,川郁金2钱,半夏2钱,射干2钱,礞石(火消煅)2钱,朱砂(水飞)1钱,明雄黄1钱,陈胆星4钱,川贝母4钱,天竺黄4钱,巴豆(去壳净)4钱,甘草3钱,生姜

  • 截瘴丸

    药方名称截瘴丸处方常山5两(醋炒7次),乌梅40粒(去核),槟榔40粒,甘草3两。制法上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瘴病不问冷热,或1日一发,或2日一发,或3日一发。用法用量每服

  • 发表散

    药方名称发表散处方葛根6克 西芎4.5克黄芩6克甘草2.4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解表发汗。主伤寒伤风,头疼发热,口干鼻涕,四时瘟疫流行。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根,水煎,热服出汗。摘录《寿世保元》

  • 独枣丹

    药方名称独枣丹处方干红枣1枚,雄黄(米大)1块(入枣肉内烧存性,研末)。功能主治麻疹后,牙龈溃烂,肉腐出血。用法用量米泔煎汤,入盐少许,漱口,用本方擦之。摘录《慈幼新书》卷七

  • 感冒清

    药方名称感冒清处方山芝麻、板兰根、鬼针草、岗梅根、大青叶、穿心莲、盐酸吗啉胍、扑热息痛、扑尔敏等。制法上各研为细粉,混匀,制粒或装胶囊。功能主治抗流感病毒。主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咽痛,鼻塞,舌偏红

  • 八味膏

    药方名称八味膏处方八味丸药料。制法熬膏。功能主治肝虚不能克制肾水,水泛为痰,吐而不咳者。用法用量贴脐下。摘录《理瀹》

  • 花火膏

    药方名称花火膏别名灯花散、花心散、灯心散处方灯花1颗。功能主治热证心躁夜啼。用法用量灯花散(《三因》卷十八)、花心散(《普济方》卷三六一)、灯心散(《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

  • 白疕丸

    药方名称白疕丸处方苍术2两,白附子2两,桂枝2两,当归2两,西秦艽2两,草乌2两,追地风2两,千年健2两,威灵仙2两,川芎2两,钩藤2两,兔丝子2两,川牛膝2两,何首乌2两,川乌2两,知母2两,栀子2

  • 七珍丸

    药方名称七珍丸处方僵蚕(炒)160g全蝎160g麝香16g朱砂80g雄黄80g胆南星80g天竺黄80g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性状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炮制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