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肌散

补肌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 地松青蒿苍耳赤芍药(水煎取汁)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

制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90克,更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鸡峰》卷二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五叶草半两,木鳖子半两,雄黄半两,黄丹半两,狗头灰1两,蜘蛛(大者)2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脓水不止,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荞面1两,裹药末烧烟尽为度。细研为末,掺在疮口。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点椒5钱,兽脑骨2钱,红内消2钱,白芷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生肌,疗伤齿。主跌扑闪挫伤齿。

用法用量掺即安。或已落,有血丝未断,掺齿龈间,亦可复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金鉴》卷八十八: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5两,地菘5两,青蒿5两,苍耳苗5两,赤芍药(水煎取汁)5两,生艾叶3合。

制法上五月五、七月七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3两,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血除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主因跌打砍磕而落去牙齿者。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金鉴》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红蓝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张涣方:红蓝散药方名称红蓝散处方红蓝花1两(洗,焙干),黄柏(锉)1两,乌鱼骨半两,黄芩半两(上为细末),雄黄(水磨细研)半两,麝香1分(细研)。制法上药都拌匀。功能主治小儿聤耳

  • 复音散

    药方名称复音散处方乱发30克(烧为灰)桂心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中风失音不语,筋脉拘急,腰背强直。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暖酒调下,日四五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 神功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神功丸药方名称神功丸处方大黄(面裹煨)、诃子肉、麻子仁(别研)、人参(去芦),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入麻仁泥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三

  • 地榆防风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地榆防风散药方名称地榆防风散处方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摘录《素问

  • 消饮散

    药方名称消饮散处方人参天花粉茯苓各9克枳壳厚朴各3克山楂20粒麦冬6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生津,化滞消饮。治酒食过度,脾生虚热,致生消渴,饮水甚多,食倍而溺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黄连赤石脂汤

    药方名称黄连赤石脂汤处方黄连3钱,赤石脂3钱半(净),滑石3钱,生芍两钱半,黄芩2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泄火救阴,苦寒涤热。主郁火下痢。用法用量水煎服。临床应用郁火下痢:病者:蒋辽,年五十,业工,住

  • 连胡丸

    药方名称连胡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胡黄连(去芦)1两,神曲(炒)1两,麦蘖(炒)1两,柴胡(去梗)1两,芜荑仁(研)1两,白茯苓(去皮)1两,青皮半两(去瓤)。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为丸,如麻子大。功

  • 泽黄英土汤

    药方名称泽黄英土汤处方泽兰15克,酒大黄12克,虎杖10克,土茯苓10克,板蓝根10克,蒲公英10克,茵陈10克,生甘草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湿热内蕴,致瘀血停于肝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参耆膏

    药方名称参耆膏处方西党参5斤,蜜炙黄耆5斤。制法共煎熬3次,去滓取汁,滤清浓缩,加冰糖10斤收膏。功能主治强壮体力。主用法用量每次3-5钱。早、晚开水和服,1日2次。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外方集》(南京方

  • 芎归养荣汤

    药方名称芎归养荣汤处方当归白芍药 熟地黄黄柏知母人参枸杞子麦门冬甘草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过多,昏厥不知人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