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饮

补脾饮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白术黄耆茯苓山药、广皮、当归、熟地、人参香附补骨脂、炙甘草

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主妇人脾胃虚,水谷减少,血无由生,始则经来少而色淡,后则闭绝不通,饮食日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渐至尫羸。

各家论述是方四君加黄耆山药甘草以补脾,加香附、广皮以运脾,加归、地以补左尺,补骨脂以补右尺。胃旺则能纳水谷,脾旺则能运水谷,血渐充足而经自应时而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万氏家抄方》卷五: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白术(炒)、茯苓人参厚朴(姜汁炒)、陈皮木通木瓜青皮木香干姜大腹皮砂仁

功能主治脾虚受湿,浮肿。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灯心,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医部全录》卷四四○引《幼幼近编》:补脾饮

药方名称补脾饮

处方人参白术半夏曲、萝卜子、茯苓砂仁木香陈皮苍术神曲车前子、大腹皮

功能主治脾虚,肚腹膨胀,四肢面目浮肿。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四○引《幼幼近编》

猜你喜欢

  • 淋熨芎藭汤

    药方名称淋熨芎藭汤处方芎藭1两,泽兰2两,甘草2两,川椒1两(去目),当归1两,吴茱萸1两,桑根白皮2两(锉),松脂3两,黑豆1升(碎捣,入松脂内,微炒令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折疼痛。用法用量每

  • 固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固元解毒汤处方当归、银花、苡仁、白茯苓、丹皮、扁豆(炒)、连翘、桔梗、黄芩、陈皮、山楂肉、甘草。功能主治结痂收靥。主痘见十朝,十一二三朝。用法用量白水煎。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安心汤

    《千金》卷三:安心汤药方名称安心汤处方远志2两,甘草2两,人参3两,茯神3两,当归3两,芍药3两,麦门冬1升,大枣30枚。功能主治产后心虚,心冲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觉,言语错误,虚烦短气,志意不定

  • 愈风散

    药方名称愈风散别名如圣散(《政和本草》卷二十八引《经验方》)、荆芥散(《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华佗愈风散(《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处方荆芥(略焙,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中风口噤,牙关紧急,手

  • 加味三才封髓丹

    药方名称加味三才封髓丹处方天冬、生地、党参、黄柏、炙草、砂仁、龙胆草、山栀、柴胡。功能主治肝经湿热下流阴器,疏泄失常,封藏不固,以致遗精、早泄,胫酸,耳鸣,口苦,心烦,尿黄,便干,苔黄,脉浮大弦数者。

  • 治中汤

    药方名称治中汤处方人参、甘草(炒)、干姜(炮)、白术、青皮(炒)、陈皮(洗.去白),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

  • 矾石膏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矾石膏药方名称矾石膏处方矾石(熬令对尽)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菖蒲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3两(别研),蓖麻仁2两半(别研),松脂3分,烟脂3分。制法上药捣

  • 斑蝥酊

    药方名称斑蝥酊处方斑蝥15g,70%酒精100ml。制法上药浸泡1周。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棉签涂病灶。数小时后,即起水疱,用消毒针头刺破,敷料包扎,历3-4天结痂而愈。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止痛膏

    药方名称止痛膏处方羊脂22.5克 猪脂22.5克 松脂22.5克 蜡15克制法取猪、羊脂于铫子内,以肥松节点火,煎三五沸,下松脂及蜡令熔,搅和,倾于新瓷器内盛。功能主治治汤火所损,夜昼热痛。(烫伤烧伤

  • 丁香饼子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丁香饼子药方名称丁香饼子处方半夏(汤泡)60克 白茯苓(去皮)30克丁香15克(不见火)白术30克(炒)川白姜30克(泡)甘草30克(炙)白扁豆(用姜汁浸,蒸熟,焙)30克橘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