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丸

调中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炮)各90克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中焦虚寒,下利清谷,腹痛食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1~4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备注本方与《伤寒论》理中汤组成相同,但甘草用量减半。参阅该条。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普济本事方》卷十: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干姜(炮)橘红白术茯苓(去皮)木香砂仁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白术1两半,高良姜1两半,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京三棱(炮)1两,红豆蔻半两,干姜(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御药院方》卷三: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茯苓1两,白术1两,桔梗(锉碎)1两,泽泻1两,陈皮(去白)1两,干葛1两,滑石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半夏(汤洗7次,焙)1两半,猪苓(去皮)2分,黄芩2分,木通2分,黑牵牛1两半,干生姜3钱。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剖判清浊,升降水土,流湿润燥,消饮除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宣明论》卷十二: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青皮1两,红皮1两,大黄1两,牵牛3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呕吐,宽利胸膈。主脾胃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鸡峰》卷十二: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鳖甲半两,柴胡半两,茯苓半两,三棱半两,当归半两,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化癖进食长肌。主荣卫不和,脾虚多病,肌体清瘦,或发寒热,面色痿黄。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洪州张道人方: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鳖甲(醋炙)1两,当归1两,黄耆1两,人参1两,附子(炮)1两,桂心1两,胡黄连1两,雄黄少许。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肉疳。眼目常痛,饮食不下,食物不消,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汤送下。

注意忌鱼,油物。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洪州张道人方

圣济总录》一八七: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阿魏3钱(用醋化成膏,入白面和作饼子,焙干),厚朴(捣作粗末,用生姜、自然汁拌匀,慢火铫子内炒干)1钱,白附子(捣作粗末,用醋拌匀,慢火铫子内炒干)1钱,草豆蔻(和皮捣作粗末)1钱(入青盐2钱,入铫子内同炒黄色)。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散宿冷,调脏气。主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一八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大黄5两(锉炒),麻仁1两(别研),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前胡(去芦头)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辟四时疫疠非节之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饮送下。微利为度。日晚夜卧服之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十七: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大黄(锉)4两,鳖甲(醋炙黄,去裙襕)4两,朴消4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4两,莱菔1斤(捶碎,绞取汁),皂荚5挺(去皮,捶碎,用水1升,挼取汁,滤过)。

制法将前4味为末,以陈醋1升半,同皂荚莱菔汁煎5-7沸,后入药末,同熬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风热,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汤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御药院方》卷三: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陈皮(去瓤)1两,桔梗1两,猪苓(去皮)1两,泽泻1两,黄芩1两,大黄1两,桂(去粗皮)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葛根1两半,木通1两半,半夏(汤洗)2两,滑石2两,黑牵牛(生用)6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内挟湿热,烦躁发渴,不思饮食,头目昏眩,小便不清,胸膈痞闷,胁肋(月真)胀。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医心方》卷九引《广济方》: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人参5两,茯苓5两,甘草5两,白术5两,干姜4两。

制法上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冷气,不能食,及少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服,日2夜1;不饮酒者,煮大枣饮送下。

注意海藻、桃米、酢。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广济方》

颅囟经》卷上: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柴胡茯苓人参木香、桂心、大黄(湿纸裹煨)、枳壳(麸炒,去皮瓤)、甘草(炙)、鳖甲(醋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疳,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有汗,日渐羸瘦,不吃乳食。

用法用量每岁服2丸,至5岁3丸,热水送下。

摘录颅囟经》卷上

《圣惠》卷八十二: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当归半两(锉,微炒),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附子1个(炮裂,去皮脐),狼毒半分(炒黄),巴豆10个(去皮心,出油尽),杏仁12个(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细辛1分,豉4合(炒微焦)。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虚,胀满,不嗜食,大便青,夹白脓,及欲发痫。

用法用量未满100日儿,每服1丸,以温水送下;3岁儿,每服2丸。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锉,炒)1两,橘皮(去白焙)1两,白术1两,半夏(姜汁同捣作饼,晒干)1两,沉香1两,槟榔(锉)1两,藿香叶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厥逆病,三焦不调,升降否隔,颈痛膺肿,胸满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本事》卷十: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干姜(炮)、橘红白术茯苓(去皮)、木香、缩砂仁、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本事》卷十

保婴撮要》卷九:调中丸

药方名称调中丸

处方白术5分,人参5分,甘草(炒)5分。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

摘录保婴撮要》卷九

猜你喜欢

  • 凉膈天门冬汤

    药方名称凉膈天门冬汤别名天门冬汤处方天门冬(去心)1两,大黄(锉,炒)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眼风牵,脸硬睛疼,视物不正。用法用量天门冬汤(《普济

  • 丹粉膏

    药方名称丹粉膏处方麻油4两,黄丹2两,白胶香半两,光粉1两,败荷2钱(为末),乳香2钱,没药半两。制法上如膏药煎得所,滴水中可丸为度。功能主治肤皴裂,脚踏地不可忍疼。用法用量每用如鼠粪大,敷之。即生浮

  • 第一真黄风汤

    药方名称第一真黄风汤处方嫩黄耆3钱,防风根8分,云茯苓3钱,炙甘草5分,制半夏1钱半,福橘皮1钱,当归身3钱,赤芍药1钱半,豨莶3钱。功能主治真中风,初感一切形证。用法用量上以长流水煎,入竹沥3钱,姜

  • 蜡纸角方

    药方名称蜡纸角方处方蜡纸1张。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上剪为4片。每1片,于箸上紧卷,抽却箸,以蜡纸卷子安耳中,燃之,待火欲至耳,急除去,当有恶物出在残纸上,日1角之。角了以蜡塞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益肾壮骨汤

    药方名称益肾壮骨汤处方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功能主治益肾壮骨舒筋通络。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

  • 艾叶汤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药方名称艾叶汤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

  •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药方名称温脾散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 加减导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导气丸处方黄连2两(内一生姜汁拌炒,一用朴消水浸),白芍药2两(一生一炒),黄芩(炒)2两,木香2两,大黄2两,青皮2两,枳壳(面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少入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宝寿散

    药方名称宝寿散别名金砂散处方雄黄1分,茯苓1分,人参1分,马牙消1分,朱砂(研,水飞过)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风惊涎发搐。用法用量熟水下半钱;1岁以下1字。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谭氏殊圣方》

  • 金不换木香丸

    药方名称金不换木香丸处方大戟5钱,芜花(炒)5钱,甘遂5钱,黑丑头末2钱,生大黄5钱,青皮5钱,陈皮5钱,南木香5钱,青木香5钱,胡椒1钱(病合倍用),川椒(去白)5钱,槟榔5钱,益智仁5钱,射干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