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饮

调中饮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饮子

处方豆蔻半两,白术(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茴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钱,桂心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调中饮子(《准绳·幼科》卷七)。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温热暑疫全书》卷一: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汤

处方苍术2钱(泔水浸,麻油炒),白术(生)1钱,厚朴(姜汁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枳实(炒)1钱,神曲(炒)1钱,黄连1钱(姜汁炒),山楂2钱(姜汁炒),草果8分,炮姜5分。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及手足四肢发阴斑。

用法用量调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一

《伤寒绪论》卷下: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处方苍术(泔浸麻油炒)2钱,白术(生)、厚朴(麦汁炒)。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但身不痛者。

摘录《伤寒绪论》卷下

猜你喜欢

  • 白术神曲丸

    《普济方》卷二一三:白术神曲丸药方名称白术神曲丸处方白术、神曲末、甘草、干姜、枳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冷及微下痢。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

  • 芦甘丹

    药方名称芦甘丹处方上芦甘石(最细腻者,煅,黄连汤淬3-4次,拣净,研细,水飞漂)2两,上血竭5钱,海螵蛸(去背)5钱,真轻粉4钱,乌芋粉2两,漂牡蛎粉1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密贮。功能主治拔毒止

  • 连须葱白香豉汤

    药方名称连须葱白香豉汤别名葱白香鼓汤处方连须葱白7茎,香豉1合(勿炒),生姜1两(切)。功能主治感冒,头痛如破。用法用量葱白香鼓汤(《温热暑疫》卷二)。不汗,加苏叶。摘录《伤寒绪论》卷下

  • 柿蒂汤

    药方名称柿蒂汤处方柿蒂黄柏黄连生地侧柏叶丹皮白芍木通茯苓泽泻功能主治治血淋。血色鲜红,脉数有力,属心与小肠实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 麻黄泻白散

    药方名称麻黄泻白散处方桑白皮1钱,地骨皮1钱,甘草半钱,麻黄半钱,杏仁半钱。功能主治风寒伤肺,喘急咳嗽。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八

  • 参麦茯苓粥

    药方名称参麦茯苓粥处方真人参1钱,白茯苓6钱,麦冬,5钱(去心)。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津液不足,及邪盛正虚。用法用量同白粳米1钟熬成粥。先以盐汤漱口,再食粥。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水肿至神汤

    药方名称水肿至神汤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大麦须15克 小枳实6克 六神曲12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

  • 五积丸

    药方名称五积丸处方沉香15克木香15克当归(洗,焙)15克附子(炮,去皮、脐)15克 青橘皮(去白)15克丁香7.5克大黄15克(酒浸,湿纸裹,煨)缩砂仁30克半夏15克(汤洗七次,后以生姜制曲)陈橘

  • 老蔻丸

    药方名称老蔻丸处方老蔻4两,贡桂6两,丁香2两,当归3两,半夏3两,陈皮3两,莱菔4两,木香2两,油朴4两,青皮4两,二丑6两,砂仁2两,莪术4两,三棱4两,甘草2两,枳壳3两,草果3两,槟榔4两,乌

  • 蒌汁消蜜饮

    药方名称蒌汁消蜜饮处方大栝楼1个(黄的)。功能主治瘟疫发黄,心狂烦热。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淘浸取汁,入蜜半合,朴消8分,和令匀,待消化尽服之。摘录《松峰说疫》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