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心丸

豉心丸

《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香豉5合(熬令色变),常山2两,大黄3分,附子2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当勿食,比至发来,令服30丸,疟不止,亦可至40丸,疟必止。若膈上有停痰,欲吐听之;若腹中实,欲下亦无妨,常有验。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

《圣惠》卷五十二: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两(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锉),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7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鼓(微炒)1合,大黄(生用)1两半,常山3分,升麻半两,附子(小者,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疟。

用法用量每服7丸,发前米饮送下,吐后更干咽7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2两,黄连(去须)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风目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惠》卷十四: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合,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余毒不散,寒热往来,变成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加减葳蕤汤

    药方名称加减葳蕤汤处方生葳蕤6~9克 生葱白2~3枚桔梗3~4.5克 东白薇1.5~3克淡豆豉9~12克 苏薄荷3~4.5克 炙草1.5克 红枣2枚功能主治滋阴发汗,治阴虚之体,感受外邪,头痛身热,微

  • 加味三妙丸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三妙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妙丸处方苍术6两,黄柏4两,牛膝2两,当归1两,防己1两,虎胫骨1两,龟版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阴血虚,足心如火热,渐烘腰胯,及湿

  • 春盘面

    药方名称春盘面处方白面6斤(切细面),羊肉2脚子(煮熟,切条道乞马),羊肚1个,肺1个(煮熟切),鸡子5个(煎作饼,裁旛),生姜4两(切),韭黄半斤,蘑菇4两,合子菜、蓼芽胭脂。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

  • 加减黄芩汤

    《麻科活人》卷三:加减黄芩汤药方名称加减黄芩汤处方黄芩、黄连、当归、枳壳、槟榔、青皮、泽泻、山楂、槐花、白芍、甘草。功能主治麻毒未清,变成赤白痢者。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是以本方去白芍、楂肉、甘草,加黑

  • 槐子方

    药方名称槐子方处方乌牛胆、槐子。功能主治明目。主疳湿。用法用量以乌牛胆酿槐子。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本草》

  • 含丸

    药方名称含丸别名昆布丸处方槟榔3两,马尾海藻3两(洗),昆布3两(洗)。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功能主治瘿病。用法用量昆布丸(《准绳·疡医》卷五)。注意忌盐。摘录张文仲引《陶氏效验方》(见《

  • 天麻退翳散

    药方名称天麻退翳散处方当归30克(好酒浸,焙干)熟地黄30克(酒浸,焙干)川芎45克赤芍药75克(热水泡)白僵蚕30克(热水泡过,洗去丝,姜汁炒)蝉蜕50个(水泡,洗,去头、足)羌活防风荆芥木贼各30

  • 法制冬青叶

    药方名称法制冬青叶处方冬青叶不拘多少(洗净)。制法同黄米煮两三沸,取叶。功能主治臁疮不愈。用法用量待冷贴上,用帛束定,1日2次换贴。久则收敛为愈。摘录《杏苑》卷七

  • 安胎利水汤

    《镐京年指医方》:安胎利水汤药方名称安胎利水汤处方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1.8克,茯苓皮9克,紫苏梗6克,天仙藤9克,冬葵子9克。功能主治行气利水,健脾安胎。主气滞水停

  • 鳗鲡鱼煎

    药方名称鳗鲡鱼煎别名鳗鲡鱼散处方鳗鲡鱼(寸切,洗净)3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3分,芎?1两,知母(切,焙)1两,贝母(去心)1两,当归(切,焙)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