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建中汤

附子建中汤

《易简》:附子建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建中汤

处方附子3分,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或吐或泻,状如霍乱,及冒涉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摘录《易简》

《医方大成》卷三引《济生》:附子建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建中汤

处方豆蔻(面裹煨)1两,白豆蔻1两,附子(炮,去皮)1两,厚朴(去皮,炒)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神曲(炒)1两,红豆1两,丁香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胡椒半两。

功能主治脾气虚寒,腹胁胀满,身体沉重,面色萎黄,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大成》卷三引《济生》

金匮翼》卷八引海藏方:附子建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建中汤

处方桂、白芍甘草饴糖附子(制)、白蜜、生姜

功能主治温养营血。主寒疝。

摘录金匮翼》卷八引海藏方

猜你喜欢

  • 二甘汤

    药方名称二甘汤处方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各等分功能主治主胃中有热,食后复助其火,汗出如雨。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蒺藜两地汤

    药方名称蒺藜两地汤处方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功能主治养血

  • 豆牛子散

    药方名称豆牛子散处方豆牛子(豆叶上生者)2-7枚(以糯米同炒令米黄),麝香半钱(细研)。制法上药同研如面。功能主治瘰疬头多,经久不愈,脓血不止,疼痛。用法用量别取枳壳末3钱,用水1盏,煎至4分,去滓,

  • 加减二陈合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合四物汤处方二陈汤、四物汤二方相合,去地黄,加南星、青皮、香附、真青黛。功能主治咳嗽引胁下痛。用法用量入姜汁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二

  • 烂腿夹纸膏

    药方名称烂腿夹纸膏处方梅片4分,煅甘石1两2钱,轻粉5钱,白占3两5钱,菜油1斤(夏天用)。功能主治烂腿。用法用量先将菜油煎滚,再入白占化开,再将药3味同煎。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大饼子

    药方名称大饼子处方大附子(破,炮,净)2片,韶粉1块(附子大),藿香5钱,丁香50粒。制法上为末,滴水为饼,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惊泻。用法用量每服1饼,饭饮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石壁经》

  • 龙芽一醉饮

    药方名称龙芽一醉饮处方龙芽草(5月5日端午采收,阴干)。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将好酒浸,捣取汁。量加乳香、没药、绿豆粉,入汁内同饮,将滓敷疮上。注意此日不许吃一些茶水,只可饮酒,亦不可用水洗面。摘录《

  • 参归散

    《脉因症治》卷上:参归散药方名称参归散处方知母(炒)人参(炒)秦艽(去尖芦)北柴胡(同术炒)鳖甲(麦汤浸七次)前胡各15克乌梅3个地骨皮川常山(酒浸三日)川归(同柴胡炒)甘草白茯苓各23克功能主治主虚

  • 马屁勃丸

    药方名称马屁勃丸处方马屁勃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 经验固崩汤

    药方名称经验固崩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8钱,杜仲1钱,川断1钱,山药1钱,升麻(甚者倍用)1钱5分,地榆1钱5分,山栀(炒黑)1钱5分,荆芥(炒黑)1钱5分,干姜(炒黑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