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风湿羌活汤

除风湿羌活汤

内外伤辨》卷中:除风湿羌活汤

药方名称除风湿羌活汤

别名除湿羌活汤、除湿汤

处方羌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钱,苍术1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作1服。

功能主治湿从外受,或一身尽痛,或头重如蒙,甚而昏冒。风湿相搏,湿因外中,得之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晨雾露,及久卧湿地,远行涉水,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肤浮肿。湿似疸(熏黄黑晦一症,若兼一身尽痛,乃是湿病,非疸,当从湿治),霍乱因湿,及因干湿四肢重着,骨节烦病,胸膈滞闷。风湿上冲,头重如裹,似有物蒙之,兼有热者。

用法用量除湿羌活汤(《回春》卷二)、除湿汤(《金鉴》卷三十九)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脾胃论》卷中:除风湿羌活汤

药方名称除风湿羌活汤

处方羌活1两,防风(去芦)1钱,苍术(酒浸,去皮)1钱,黄耆1钱,升麻7分,炙甘草5分,独活5分,柴胡5分,川芎3分,黄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泽泻(去须)3分,猪苓(去黑皮)3分,茯苓3分,黄连(去须)1分。

功能主治风湿热痹,痿证,眩晕麻木。湿气胜,风证不退,眩晕麻木不已者。着痹。热痹,或痛风挟热者,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羌活汤”。

各家论述《医钞类编》:二活祛风胜湿,兼通关节;防风风药卒徒,善散太阳风湿;藁本专治太阳寒湿;川芎能升厥阴清气,上治头眩;六者辛温升散,又能解表之药,使湿从汗出也;苍术除湿,二苓、泽泻渗湿利水,四者使湿从人小便出也;黄耆固表,陈皮利气,黄柏除下焦之热,黄连除中焦之热,升柴升清障浊也。

摘录脾胃论》卷中

《保命歌括》卷五:除风湿羌活汤

药方名称除风湿羌活汤

处方羌活5分,防风1钱,苍术(酒洗)1钱,黄耆1钱,独活5分,柴胡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黄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

功能主治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脐下痛,加熟地5分;如不止,大寒也,加肉桂2分;胸中气滞,加枳实3分;胁下气滞,加青皮3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身有疼痛,湿重者,加去桂五苓散1钱。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猜你喜欢

  • 马兜铃汤

    《普济方》卷一六三:马兜铃汤药方名称马兜铃汤处方桔梗90克甘草(炒)30克马兜铃60克(炒)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喘嗽,咽燥烦渴,咳吐腥臭脓血。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糯米一合,同煎至2

  • 冬瓜洗面药

    药方名称冬瓜洗面药处方冬瓜1个(以竹刀子刮去青皮,切作片子)。制法酒1升半,水1升,同煮烂,用竹绵擦去滓,再以布滤过,熬成膏,入蜜1斤,再熬稀稠得所,以新绵再滤过,于瓷器内盛。功能主治颜面不洁,苍黑无

  • 鹅不食草

    药方名称鹅不食草处方鹅不食草适量。制法研成粉末。功能主治据数十例观察,大多于用药后1~2天痊愈。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剂后间有疼痛外,一般无副作用。用法用量成人每次用6~9克(小儿减半),以黄酒300~40

  • 压掌散

    药方名称压掌散处方麻黄4.5克甘草6克(炙)银杏4~5个功能主治治哮喘痰嗽。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时温服。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 加味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1.5克蒲黄3克天冬6克丹参6克 元参4.5克连翘6克茯苓6克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

  • 黄耆葛根汤

    药方名称黄耆葛根汤处方黄耆1两,葛根5钱。功能主治酒郁,内热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大汗而愈。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酒资湿热,得气化行,自可免于酒病焉。今气虚不能自运其湿热,故以黄耆补气,即用葛根解肌。

  • 赤云丹

    药方名称赤云丹处方轻白芦甘石1两,黄连汁(煅淬7次)、大梅片3钱,水飞辰砂8钱。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小蓟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药方名称小蓟饮子处方生地黄(洗)120克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

  • 催生滑胎散

    药方名称催生滑胎散处方槐子(炒)、麦糵(炒)、贝母(炒)、滑石、当归(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催生滑胎。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于未产月10日前,每日空心用温酒送下。摘录《博济》卷四

  • 八仙糕

    《万技回春》卷三:八仙糕药方名称八仙糕处方枳实(去瓤,麸炒)120克白术(陈壁士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陈皮(炒)60党 干山药120克 莲肉(去心、皮)60克山楂肉(去核)60克 拣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