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青黛丸

青黛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15克(细研)干蝎5枚(微炒)白附子(炮裂)天竺黄(细研)胡黄连芦荟(细研)牛黄(细研)地龙(微炒)麝香(细研)各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夜明砂15克,糯米中炒,米熟为度,去米入汤,细研夜明砂为糊,入诸药末,同研令匀,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过惊疳。

用法用量三岁以下,以淡生姜汤下3丸,三岁以上,加5丸,不得多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7.5克(细研)胡黄连7.5克鹤虱7.5克芦荟7.5克(细研)朱砂7.5克(细研)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

用法用量每次3丸,空腹用热水送下。当有虫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30克 胡黄连天竺黄宣连各15克朱砂(飞)0.3克麝香3克 肉豆蔻2个牛黄1.5克 蟾1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

制法上药研末,绿豆粉煮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每次3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猜你喜欢

  • 伐邪汤

    药方名称伐邪汤处方石膏3钱,人参3钱,半夏2钱,柴胡2钱,麦冬5钱,茯苓1两,甘草1钱,厚朴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疟疾发热,头痛鼻干、渴欲饮水,日眴眴不得眠,甚则烦躁,畏火光,厌听人声喧哗。用法用量

  •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药方名称红内消散处方红内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龟背。用法用量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

  • 九味汤

    《普济方》卷二十六引《护命》:九味汤药方名称九味汤处方黄耆(锉)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陈皮(汤浸,去白,焙)1分,白术1分,诃黎勒皮1分,防风(去叉)1分,甘草(炙,锉)1分,桂(去粗皮

  • 清肝饮

    药方名称清肝饮处方当归川芎生地柴胡黄芩白芍药 丹皮 山栀青皮功能主治治肝火上攻,鼻孔出血,五心烦热,目睛或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凉血润燥饮

    药方名称凉血润燥饮处方生地30g,丹皮9g,紫草15g,茜草12g,黄芩9g,大青叶15g,玄参9g,麦冬6g,石斛9g,花粉9g,蒺藜9g。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滋阴润燥。主毛发红糠疹,头皮、颜面、双肘

  • 产灵丹

    药方名称产灵丹处方当归5钱,首乌(炙)5钱,竹节香附5钱,白术(炒)5钱,木香5钱,细辛5钱,川乌(炙)3两,草乌(炙)3两,大茴香3两,川芎3两,防风3两,白芷3两,芥穗3两,桔梗3两,麻黄3两,苍

  • 草还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草还丹药方名称草还丹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入盐少许炒,乘热捣末)地骨皮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焙)各等分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

  • 避秽香

    药方名称避秽香处方苍术、大黄、茵陈。制法上锉细,枣肉为饼。功能主治避邪秽。主秽气触犯,痘疮暴痒。用法用量置炉中烧之。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 流星散

    药方名称流星散处方半夏14枚(大者,生用),胡椒49粒。制法同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胃气虚冷,痰吐呕逆。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半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油七滴,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摘录《幼幼新

  • 苦瓠散

    《千金》卷二十二(注文)引《古今录验》:苦瓠散药方名称苦瓠散处方苦瓠1两,蛇蜕皮半两,蜂房半两,梁上尘1合。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浸淫疮。用法用量以粉为粥和,敷纸上,贴之3日。摘录《千金》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