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栌汤

黄栌汤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黄栌汤

药方名称黄栌汤

处方黄栌1斤(锉),盐2两。

功能主治漆疮。

用法用量上2味,以水1斗,煮取5升,去滓,洗之,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黄栌汤

药方名称黄栌汤

处方黄栌木3斤(锉碎),白矾2两(为末)。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上2味,先将黄栌木以水2斗煎10余沸,去滓,入白矾末搅,转用瓦瓮子一口,可容4斗5升者,以阔3寸板子横着瓮底,将煎得汤乘热倾入瓮中,于密室内坐,脚踏瓮中横木上,蘸频以汤从(骨干)面淋之,瓮外以糠火微温,得汗甚为度,其汤只离脚面2-3寸。若蘸了,以绵衣裹两脚,勿令风吹,其残汤隔日温过,一依前法用,如得汗甚,心中闷极,即取红雪末2钱匕,以冷浆水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加减苇茎汤

    药方名称加减苇茎汤处方水芦根、冬瓜仁、杏仁、佩兰、连翘、银花、橘白。功能主治妊娠湿温之候,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湿在阳明,已化热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归真散

    药方名称归真散处方木香半两,附子半两,青皮半两,草豆蔻半两,牡蛎半两,甘草半两,乌药半两,沉香半两,白术半两,藿香半两,厚朴半两,桂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元气滞,攻注腹胁,时复刺痛,下注偏坠,

  • 定吐至神丹

    药方名称定吐至神丹处方附子1个,白术4两,肉桂1钱,干姜3钱,人参3两。功能主治大吐,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热之物熨之少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当归养血圆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圆处方当归、牡丹皮、赤芍药、延胡索,各二两;(炒)肉桂一两。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恶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

  • 举卿举败散

    药方名称举卿举败散别名愈风汤、举卿古拜散、举卿古拜饮处方荆芥末3钱。功能主治痉证。妇人新产血虚痉者,汗后中风发搐。用法用量愈风汤、举卿古拜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举卿古拜饮(《准绳·类方》卷五)

  • 催生立应散

    药方名称催生立应散处方车前子1两,当归1两,冬葵子3钱,牛膝2钱,白芷3钱,大腹皮2钱,枳壳2钱,川芎2钱,白芍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难产及横生逆产。临产胞浆先破,产门干涩,致窍闭难产,脉弦涩。用法

  • 绯绶丸

    药方名称绯绶丸处方川楝子(去核)2钱,川芎2钱,橘皮4两(去瓤),龙胆(去芦)2两,巴豆14个(去皮膜,将陈皮、龙胆同巴豆炒焦黑时去巴豆不用)。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疳气

  • 金光煎

    药方名称金光煎处方黄柏2两,黄连2钱5分,栀子15枚。功能主治舌衄。用法用量水煎顿服。先用黄连3-5钱,浓煎,徐徐服之,不效,速服此方。摘录《会约》卷六

  • 丹砂煎

    《圣济总录》卷十五:丹砂煎药方名称丹砂煎处方丹砂(细研,水飞滤过后,焙干更研如粉)3两,石膏5两(研细),黄连(去须,捣筛)1斤,生地黄不计斤两(研取自然汁2升,不得入水)。制法以清水1斗,先煮石膏、

  • 绿风安平汤

    药方名称绿风安平汤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