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脑天麻煎

龙脑天麻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天麻煎

药方名称龙脑天麻煎

处方甜瓜子(汤洗令净)、浮萍草(拣.洗净)、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刮削令净)、黑参(洗净.焙),各五十两。天麻(去苗)一百两。

上六味,为细末,用雪水、白沙蜜各一十五斤零一十两同化开,用绢袋子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

生龙脑(研)八两,麝香(研)四两。

上为细末,除龙、麝外,用天麻乌头膏和搜令匀,放冷,入龙、麝再搜令匀。入臼内捣千百杵,搓为挺子。每服一皂荚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及瘫缓风,半身不随,口眼斜,语涩涎盛,精神昏愦。或筋脉拘挛,遍身麻痹,百节疼痛,手足颤掉。及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肿,耳鸣重听,鼻塞口干,痰涎不利,下注腰腿,脚膝缓弱,肿痛生疮。又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头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肤瘙痒,瘾疹生疮。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薄荷同嚼,茶酒任下,不计时候。

治瘫缓风、并服见效。

如破伤风,黑豆淋酒下。

要发汗,用煨葱。热酒并服三服,常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一:龙脑天麻煎

药方名称龙脑天麻煎

处方甜瓜子50两(汤洗令净),浮萍草50两(拣,洗净),川乌50两(炮,去皮脐),地榆50两(去苗,刮削令净),黑参50两(洗净,焙)50两,天麻(去苗)100两(上6味为细末,用雪水、白沙蜜各15斤零10两同化开,用绢袋子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生龙脑(研)8两,麝香(研)4两。

制法上为细末,除龙、麝外,用天麻乌头膏和搜令匀,放冷,入龙、麝再搜令匀,入臼内捣,搓为挺子。

功能主治一切风及瘫缓风,半身不随,口眼?斜,语涩涎盛,精神昏愦;或筋脉拘挛,遍身麻痹,百节疼痛,手足颤掉;及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肿,耳鸣重听,鼻塞口干,痰涎不利,下注腰腿,脚膝缓弱,肿痛生疮,又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头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肤瘙痒,瘾疹生疮;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皂荚子大,与薄荷同嚼,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治瘫缓风,并服见效;如破伤风,黑豆淋酒送下;要发汗,用煨葱、热酒并服3服,常服亦得。

摘录《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减四君子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四君子汤药方名称加减四君子汤处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

  • 参茸归桂饮

    药方名称参茸归桂饮处方人参、鹿茸、当归、桂枝。功能主治疟疾,素虚人或病后、疮后、产后有汗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穿粉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穿粉散药方名称穿粉散处方轻粉(研,隔纸微炒)穿山甲(炙)铅粉黄丹各9克(水飞)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旋耳疮。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流黄水。由胆脾湿热

  • 涤毒散

    药方名称涤毒散处方甘草半两,芒消9分,大黄1两(酒浸)当归。功能主治时气疙瘩,五发疮疡,喉闭雷头。用法用量方中当归用量原缺。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 解暑散

    药方名称解暑散处方香薷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黄连1钱,白术1两,白扁豆1钱,白豆蔻1粒。功能主治散其内热而消暑。主行役负贩,驰驱于烈日之下,感触暑气,致令中暍,一时猝倒。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愈。

  • 松花淡菜粥

    药方名称松花淡菜粥处方皮蛋1个淡菜50克 大米 盐 味精各适量制法皮蛋、淡菜、大米共煮粥,加盐、味精调味。功能主治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适用于高血压病。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服。摘录《民间方》

  • 紫石英丸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紫石英丸药方名称紫石英丸处方紫石英60克(细研,水飞过)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柏子仁60克龙骨60克人参60克(去芦头)桑螵蛸60克(微炒)麝香15克(细研)肉苁蓉30克(酒

  • 水肿至神汤

    药方名称水肿至神汤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大麦须15克 小枳实6克 六神曲12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

  • 红缎膏

    药方名称红缎膏处方川椒3两,韭子1两,蛇床子1两,附子1两,肉挂1两,独蒜1斤。制法真香油2斤浸药熬,黄丹收膏。再用倭硫黄6钱、母丁香5钱、麝香1钱、独蒜丸如豆大,朱砂为衣;或用硫黄、丁香、胡椒、杏仁

  • 葱白熨

    《仙拈集》卷三:葱白熨药方名称葱白熨处方葱白(连根)。功能主治乳痈,吹乳。用法用量上捣烂,敷乳患处,上用平底瓦罐盛灰火熨葱上1时,葱茎熟热,蒸乳上。汗出即愈;或以葱捣烂炒热敷上,冷即换,再炒。摘录《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