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齿丹

龙齿丹

《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龙齿丹

药方名称龙齿丹

处方龙齿1两,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姜汁浸1宿)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酸枣仁(炒,去壳,别研)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官桂(去皮,不见火)1两,琥珀(别研)1两,南星(锉,姜汁浸1宿)1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紫石英(煅,醋淬7遍)半两,沉香(别研)半两,熟地黄(酒蒸,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心血虚寒,怔忡不已,痰多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不拘时候,用枣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

杨氏家藏方》卷二:龙齿丹

药方名称龙齿丹

处方紫苏子1两,龙齿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铁粉(别研)半两,木香半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橘红半两,白花蛇(酒浸1宿,取肉,焙干称,炙黄)半两,朱砂(别研,留少许为衣)半两,天麻(去苗,酒浸1宿,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汤浸,薄切片子,生姜汁制1宿)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全蝎1分(去毒,炒),龙脑半钱(别研),麝香1分(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研者药和匀,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

功能主治因惊神志恍惚,久而成痫,时发时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空心薄荷汤化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补脾丹

    药方名称补脾丹处方干山药(一半炒黄色,一半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米饮调下。摘录方出《百一》卷六,名见《瘴疟指南》卷下

  • 加味清热利湿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热利湿汤处方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仁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泽泻9克,木通9克,丹皮9克,六一散15克,大青叶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肺胃蕴热,外受湿邪。用法用量水煎服,

  • 内疏黄连汤

    药方名称内疏黄连汤别名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处方黄连芍药当归槟榔木香黄芩山栀子薄荷桔梗甘草各30克连翘60克制法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疡热毒炽盛,

  • 解语丹

    药方名称解语丹处方白附子(炮)石菖蒲远志肉天麻全蝎(去毒,酒炒)羌活僵蚕各30克木香15克 牛胆南星30克制法上研细末,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熄风,化痰,开窍。治心脾中风,痰阻廉泉,舌强不语,

  • 矾砒丸

    药方名称矾砒丸处方明矾半斤,***4两。制法上为细末,火煅过,烟尽为度,为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用法用量痢疾,冷水送下7丸;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

  • 安魂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药方名称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药方名称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八物参术丸

    药方名称八物参术丸别名八物定志丸、八味定志丸、八物远志丸处方麦门冬(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菖蒲1两,茯神(去木)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半两(炒),人参1两(炒,去芦),牛黄2钱(别研)

  • 夹棍软骨神方

    药方名称夹棍软骨神方处方川乌(炒存性)1两,草乌(炒存性)1两,猪牙皂(炒存性)1两,蓖麻子(去壳,炒)1两,飞面6面,狗油半斤(熬化)。制法上捣匀,作四饼。每饼中间包真麝香2分5厘,贴用刑处。功能主

  • 黄香饼

    药方名称黄香饼处方黄柏1两,郁金半两,乳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卷毛疮,在头中,初生如葡萄,痛不止。用法用量用槐花水调作饼。于疮口贴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