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指马

一指马

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指,手指。马,古时投壶或赌博时所设立的计数的筹码。喻,比,比较。

庄周认为,人都以自己的观点为是,以别人的观点为非,这(按:实为主观主义的劣根性)几乎是人之常情。天地万物既然各是其是,又相非其非,故从相对的观点看,则天地之间,同是又同非,则无所谓是与非了(按:庄子这种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因此是错误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他指出:以我指比彼指,则彼指对于我指为非指。这就是所谓“以指喻指之非指”的意思。若反之以彼指比我指,则我指对于彼指复为非指,这就是所谓“以非指喻指之非指”的意思。庄周反复相比,无非是为了说明彼我之间既然同于自是,则天下无非;既然互以为非,则天下无是。以手指为比,是近取之于身体的例子;如果远托身外之物,则胜负莫过于筹码了,故以筹码作为例证,说明道理,也就全同于手指了。

庄周举例论述之后,进一步指出:这“一指”、“一马”的具体事例中,包含了天地万物中普遍存在的道理:万物同在,一切是非都处于相对之中,故无是无非,无为而可治也。

后因以“一指马”指宇宙万物之理。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十三《次韵秋郊晚望》:“道同一指马,以解废耳目。”亦省作“一指”。《全唐诗》一二二卢象《家叔征君东溪草堂二首》之一:“浮年笑六甲,元化潜一指。”又七四五陈陶《和西江李助副使早登开元寺阁》:“翛然观六合,一指齐宇宙。”


【词语一指马】   汉语词典:一指马

猜你喜欢

  • 赐也墙

    同“赐墙及肩”。清袁枚《题黄楼望春图寄怀小坡观察》诗:“未握羲之笔,先遮赐也墙。”

  • 出门有碍

    唐孟郊《赠崔纯亮》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后以“出门有碍”称世路坎坷。宋 吕渭老《水调歌头.与小饮》词:“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

  • 冰叟

    源见“冰清玉润”。美称岳父。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词语冰叟】   汉语大词典:冰叟

  • 桐焦

    源见“焦尾琴”。美称琴。况周颐《风入松.宋徽宗琴名松风》词之一:“杏花词事剪冰绡,遗恨付桐焦。”

  • 鸟爪仙

    同“长爪仙人”。宋陆游《书怀》诗:“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 骑竹马

    源见“竹马之好”。指儿童时期的生活与友谊。唐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前蜀韦庄《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词语骑竹马】   汉语大

  • 秦皇架石桥

    晋.伏琛《三齐略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像。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

  • 苏武看羊

    源见“苏武节”。指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北海牧羊。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 永结求羊

    源见“蒋生径”。谓长期结交贤友。元丁复《竹山》诗:“筮邻从蒋诩,永结求 羊欢。”

  • 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指众多的残书、佚书。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文正师得孟词死耗,寄家人书并诗云:‘……五车便炙輠,三箧富遗籝。’”【词语三箧】   汉语大词典:三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