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条鞭

一条鞭

明代中叶以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明代赋役繁苛,人民负担极为沉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宗正德年间开始改革赋役,到世宗嘉靖时期,南北都试行新法,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鞭法。主要为简化税制,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将扰民最重的役逐步并入赋内。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嘉靖时始行于地方,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其特点为役并入赋和由实物税转为货币税。它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它是继唐朝两税法之后的又一重大赋役改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一条鞭法未能彻底实施,且各地实行也不一致。

【出典】:

明史》卷78《食货志二》1902页:“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例句】:

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于今之一条鞭矣。” 明·任源祥《赋役议》下:“久之,折色名项多,难于督并,乃隐其说于一条鞭。”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泛三等,嘉靖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词语一条鞭】   汉语词典:一条鞭

猜你喜欢

  • 振鹭

    《诗经.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宥斯容。”东汉.郑玄笺:“言威仪之善如鹭飞。”《诗经.周颂.振鹭》篇以飞翔之白鹭比喻俊美仪容之贤士。后遂用为称美有风度贤士之典。唐.钱起《春谷幽

  • 五字擢英材

    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动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

  • 拔宅飞升

    同“拔宅上升”。《聊斋志异.白于玉》:“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连动 全家成仙。《平妖传》12回:“贫道欲就本处,建个普贤佛院,铸成金身供养,贫道

  • 鸿断鱼沉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形容书信断绝,音信全无。宋张孝祥《浪淘沙》词:“清兴满山阴,鸿断鱼沉,一书何啻值千金?”【词语鸿断鱼沉】  成语:鸿断鱼沉汉语大词典:鸿断鱼沉

  • 雍门鼓

    同“雍门琴”。清赵翼《哭汪文端师》诗:“琴忍雍门鼓,碑难岘首镌。”

  • 报春晖

    源见“寸草春晖”。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宋孔平仲《次韵和常父发越州》诗:“薄宦牵挛不得已,此心何以报春晖?”

  • 山阳作

    同“山阳赋”。唐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 桑海变

    同“沧海桑田”。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堪叹你儿女娇,不管那桑海变。”此指改朝换代。

  • 台上麋游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国家败亡,宫殿荒废。元张翥《忆姑苏》诗:“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

  • 如燃犀烛

    见“燃犀温峤”。清·张新之《〈红楼梦〉读法》:“其铺叙人情世事,~,较诸小说,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