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枕黄粱

一枕黄粱

源见“黄粱梦”。一场幻梦。或喻人生的短暂,或喻人生富贵的虚幻或喻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宋李曾伯《沁园春.送乔宾王》词:“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明无名氏《贫富兴衰》三折:“百年世事沤随浪,都做了一枕黄粱。”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其他 比喻梦想破灭、好事落空。语本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在邯郸旅店中借一道士枕头就寝入梦,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尚未煮熟。”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洒向人间都是怨,~再现。”※粱,不可写作“梁”。△多用于描写虚幻的梦想。也作“一枕邯郸”。


【典源】 唐·沈既济《枕中记》:“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 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明年,举进士,登第。……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两竄荒缴,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回翔台阁,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是夕,薨。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太平广记》 卷八十二亦录此文,“蒸黍”作“蒸黄粱”,文亦有不同。

【今译】 唐代开元年间,有一道上吕翁,有神仙之术,他在邯郸道上旅舍中休息,见到年轻人卢生准备下田,也在舍中休息,与吕翁交谈起来。卢生感慨自己不遇于时,困顿如此。吕翁说:“看你的样子,没有病痛,谈笑适意,为什么说困顿呢?”卢生说:“我这只是勉强活着,有什么适意的?”吕翁问他什么才算适意。卢生回答:“士人生在世上,应当建功立业,担任将相,任情享乐,使家族昌盛,才算是适意。而我虽然学了一肚皮学问,现在还只能在家中种田,这不是困顿吗?”说完,有些倦意。这时店主人正在蒸小米饭。吕翁从囊中取出一青瓷枕给他,说:“你枕我这瓷枕,可以让你实现夙愿。”卢生于是枕瓷而眠。梦见自己娶了大族清河崔氏的女儿,资财丰厚。第二年又中了进士。从此在官场中升迁浮沉,做到卿相高官,子孙都与名族婚配。五十余年中,享尽了荣华富贵。后来年纪衰迈,病死。这时卢生才梦醒,见自己仍然睡在旅舍里,吕翁仍坐在身旁,店主人蒸的小米饭还未熟。从此明白了人生富贵如同梦幻的道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富贵荣华虚幻如梦; 也借指梦想破灭,欲望落空。

【典形】 百年炊、炊黄粱、炊黍、邯郸道上粱、邯郸幻境、邯郸景、邯郸梦、邯郸枕、黄粱、黄粱高枕、黄粱梦、黄粱熟、黄粱一梦、粱边枕、卢生枕、吕公枕、梦邯郸、梦黄粱、梦里荣华、黍一炊、无处不邯郸、一枕黄粱、枕上邯郸、炊彻黄粱、黄粱饭冷、卢生醒、粱熟余梦、梦游清枕、客甑炊成、饭熟黄粱、邯郸虽好、黄粱逆旅、黄粱境、枕冷黄粱、未熟黄粱、幻出邯郸、一甑黄粱、熟黄粱、黄粱未熟、黄粱炊、黄粱饭、客舍黄粱、梦断邯郸、枕中梦、邯郸路、邯郸道、百年梦、卢生眠、一枕梦、困黄粱。

【示例】

〔百年炊〕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

〔炊黄粱〕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惊的梦庄周蝶飞去,尚古自炊黄粱锅未滚。”

〔炊黍〕 宋·陆游《与高安刘丞游大愚》:“泉扃一埋玉,世事几炊黍。”

〔邯郸道上粱〕 宋·黄庭坚《次韵徐文将》:“槐催举子著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邯郸幻境〕 宋·陆游《致仕后述怀》:“滟滪危涂过,邯郸幻境空。”

〔邯郸景〕 明·唐寅《梦》:“钟声敲破邯郸景,依旧残灯照半床。”

〔邯郸梦〕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不辞彭泽腰长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邯郸枕〕 金·元好问《留赠丹阳王炼师》之三:“仙翁相见休相笑,同是邯郸枕上人。”

〔黄粱高枕〕 元·张可久《柳营曲·山中书事》:“一梦黄粱高枕,千年白雪遗音。”

〔黄梁梦〕 宋·张元干《永遇乐·宿鸥盟轩》:“白鸥盟在,黄粱梦破,投老此心如水。”

〔黄粱熟〕 宋·王安石《怀钟山》:“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

〔黄粱一梦〕 宋·苏轼《被命南山途中》:“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粱边枕〕 清·黄鷟来《挽赵来夫》之三:“卧高不碍粱边枕,奕罢终同橘里人。”

〔卢生枕〕 明·袁宏道《黄粱词》:“八番邯郸道,半世卢生枕。”

〔吕公枕〕 元·萨都拉《鹦鹉曲》:“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梦邯郸〕 宋 · 黄庭坚 《送刘道纯》:“麒麟图画偶然耳,半枕百年梦邯郸。”

〔梦黄粱〕 宋·范成大《玉堂寓直晓起书事》:“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

〔梦里荣华〕 元·耶律楚材《和景贤见寄》:“尘中名利予难出,梦里荣华君不耽。”

〔黍一炊〕 宋·陆游《生世》:“乾坤成毁由来事,生世真同黍一炊。”

〔无处不邯郸〕 元·张养浩《寨儿令·秋》:“同四皓访商颜,笑人间,无处不邯郸。”

〔一枕黄粱〕 清·袁枚《梦》:“古今最是梦难留,一枕黄粱醒即休。”

〔枕上邯郸〕 明·杨慎《雨中留杨戣琴士饮》:“帐头傀儡原来假,枕上邯郸岂是真。”


【词语一枕黄粱】  成语:一枕黄粱汉语词典:一枕黄粱

猜你喜欢

  • 背碑覆局

    《三国志.王粲传》:“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又:“〔王粲〕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失一道

  • 地用莫如马

    《史记.平准书》:“地用莫如马。”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易》云:‘行地莫如马也?”。“地用莫如马”,意思是说在地上行走没有比乘马再快捷的了。后用为咏马之典。唐.杜甫《遣兴五首》其二:“地用莫如马

  • 萧娥

    唐.魏征等《隋书.后妃列传.炀帝萧皇后》:“炀帝萧皇后,梁明帝岿之女也。……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

  • 玉枕秘记

    同“枕中鸿宝”。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 卖官贩爵

    同“卖官鬻爵”。《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千秋卖官贩爵,聚资货累亿。”见“卖官鬻爵”。《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千秋~,聚资货累亿。”【词语卖官贩爵】  成语:卖官贩爵汉语大词典:卖官贩爵

  • 拔类超群

    见“出类拔萃”。元·汤式《一枝花·劝***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词语拔类超群】  成语:拔类超群汉语大词典:拔类超群

  • 妾身未分明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未分明:指未行婚礼,不能确定夫妻名分。 此未婚女子与其所欢对话之辞。语出唐.杜甫《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聊斋志异.侠女》:“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妾

  • 屐齿之折

    源见“喜折屐”。形容内心喜悦之甚。明宋濂《赠别胡守中序》:“有客来叩门……予惊喜出迎,不觉屐齿之折。”明李贽《卓吾论略》:“是夕也,吾与室人秉烛相对,真如梦寐矣。乃知妇人势逼情真,吾故矫情镇之,到此方

  • 邻人夜笛

    同“邻笛”。唐 耿?《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诗:“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 驱雀顾欢

    《南史.顾欢传》:“顾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人也。家世寒贱,父祖并为农夫,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甲(六甲,指以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称六甲)。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