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泣玉”。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源见“李郭同舟”。指高逸不凡的知友。唐姚合《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诗:“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词语仙侣】 汉语大词典:仙侣
同“饮鸩止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见“饮鸩止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
夺,竞取。通过竞争取得作为奖品的锦袍,也称夺锦。比喻争得胜利。出自唐宋之问的事迹。宋之问(656?-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曾任尚方监丞,左奉
同“竹马交迎”。唐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诗:“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
源见“冬青树”。表示对旧朝旧事的缅怀。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诗:“井澳夜涛声惨咽,兰亭秋树色凋枯。”
源见“长沙不足舞”。指幅员狭小的邦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先是辽欲过鸭绿江为界,高丽上表云:‘……归汶阳之旧田,抚绥敝邑;回长沙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朴寅亮之词也。辽主善之,遂寝
《左传.文公十六年》:“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铤而走险,急何能择!”音:通“荫”,庇荫之处。孔颖达疏:“鹿死不择庇荫之处,喻已不择所从之国。”后因以“鹿死不择音”
同“枕戈待旦”。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见“枕戈待旦”。黄易《寻秦记》11章:“余下的一千五百精兵团团员,则在墙头~。其他二十多牧场的乌家族人,男女老幼,全体出动,
同“李广数奇”。清王士禛《西江月.咏史》词:“次公已作岸头侯,飞将数奇不偶。”主谓 飞将,矫健敏捷的将领。数奇,指命数不好。飞将军命运不好。语本《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将李广被称为“汉之飞将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