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凝滞于物

不凝滞于物

楚辞.渔父》:“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歌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渔父所言“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是指无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应随波逐流,适应世道而变化。后用为随世道变化而变化的人生哲学之典。

唐.李咸用《放歌行》诗:“至哉先哲言,于物不凝滞。”


猜你喜欢

  • 慎终如始

    原作“慎终于始”。勉励、规劝他人或自己有始有终的话。商王太甲即位后,沉溺酒色,不理政事。大臣伊尹遂将其放逐于桐。三年后,太甲悔悟,才将他迎回为君并作《太甲》三篇对他进行规戒。伊尹说,比如登高,一定要从

  • 水心剑

    南朝 梁吴均《续齐谐记.曲水》:“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后因以“水心剑”泛指宝剑。唐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诗:“西夏黄

  • 陆贾舌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因以“陆贾舌”喻善辩。唐 于?《南越谣》:“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 燕。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词语陆贾

  • 分茅赐土

    同“分茅列土”。清李渔《夺锦楼》五回:“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并列 分封侯位和土地。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也非吾吝。”△多用于分封方面。→分茅列土 分

  • 陶隐松风

    源见“山中宰相”。又《南史.陶弘景传》载: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松风之响,便“欣然为乐”。形容隐居或山居之乐。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五首因以缀篇》诗之一:“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

  • 狼藉文通麦

    源见“高凤漂麦”。高凤字文通。指读书专心。清唐孙华《连雨》诗:“漂摇杜陵茅,狼藉文通麦。”

  •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逃跑了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 比喻缺点错误的性质一样,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烂羊之谣

    源见“羊胃羊头”。指嘲讽污滥官吏的歌谣。《旧唐书.郭子仪传》:“朱紫同色,清浊不分,‘烂羊’之谣,复闻圣代。”

  • 烂柯樵

    源见“烂柯”。指因观棋而忘记砍柴的樵夫。清赵翼《扈从途次杂咏.打柴》:“日斜方待爨,莫作烂柯樵。”【词语烂柯樵】   汉语大词典:烂柯樵

  • 粉爹

    同“粉父”。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上:“又指王师约之父克臣为粉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