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林党

东林党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吏部郎中无锡人顾宪成(1550-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革职还乡,倡议重修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讽议朝政、评论人物,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他们与在朝的李三才、赵南星等人深相交结,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遭到权贵的嫉视。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诸人与之相抗。杨涟、左光斗等因弹劾魏忠贤被捕,与黄尊素、周顺昌等于天启五年遭杀害。魏忠贤使人编《三朝要典》,借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为题,称他们为“东林党”,更唆使其党羽造作《东林点将录》,想把正直之士一网打尽。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朱由检,年号崇祯,1628-1644年在位)即位后,魏忠贤失势自杀,对大批阉党定为逆案,分别治罪,东林党人所受迫害才告停止。

【出典】:

明史》卷231《顾宪成传》6032页:“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明史》卷305《宦官列传·魏忠贤传》7819页:“呈秀乃造《天鉴》、《同志》诸录,王绍徽亦造《点将录》,皆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燝等为魁,尽罗入不附忠贤者,号曰东林党人。”

【例句】: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明纪》卷10:“而宪成讲学,天下趋之,一贯持权求胜,受黜者身去而名益高,此东林浙党所自始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5《三案》:“赵南星由考功郎罢归,名益高。与元标、宪成,海内拟之三君。其名行声气,足以奔走天下。天下清流之士,群相应和,遂总目为东林。”


【词语东林党】   汉语词典:东林党

猜你喜欢

  • 椎秦报韩

    椎(chuí垂):同“槌”。敲打用的槌。此典指张良欲为韩国报仇而行刺秦始皇。后以此典表现志士决心舍家亡身,为国复仇的气概。张良(?——前186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为

  • 歌雪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作品。唐白居易《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诗:“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

  • 墙茨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昏之行者,犹墙之生

  • 背城借一

    《左传.成公二年》载: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求和。晋方则提出要齐顷公的母亲去做人质等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宾媚人严辞驳斥了晋人的无理要

  • 连理

    同“连理枝”。《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玉郎一人之外,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词语连理】   汉语大词典:连理

  • 鹍鹏化北溟

    同“鲲化”。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先大夫〕又曰:‘只怜燕市人如旧,未见鹍鹏化北溟。’谓是岁壬甫兄应兆试未售也。”

  • 灭没

    《列子.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后以“灭没”形容马跑得极快。《淮南子.兵略训》:“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唐李白《天马歌》:“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

  • 薏苡明珠

    《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生不过百年,却往往忧虑千年以后的事情。 表示人常常枉费心力于自己力所不及的身后之事。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元.无名氏《连环计》一折:“〔杨彪

  • 海鸟悲钟鼓

    战国.庄周《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侍奉)而觞(劝饮)之于庙,奏九韶(古乐曲名)以为乐,具太牢(并用牛、羊、猪三牲)以为膳。鸟乃眩视而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