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久要不忘

久要不忘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什么样的人是“全人”(“成人”即“全人”,各方面都好的人)。孔子认为,现在的所谓“全人”,不必要象我刚才谈到的那样完备,只要做到见利而思义,不怕危难而勇于进取,平生之言,久约不忘,也就可以算做“全人”了。久要,即旧约、旧交。后因用为不忘旧约和旧交之辞。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他又无甚亲眷,就留在我家中,抬举的他成人长大,着他回去本乡,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主谓 久要,旧约,旧交。对过去旧时的友情不会忘记。语出《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三国志·蜀书·许靖传》:“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要,不读作yào。△多用于指朋友友谊难忘。→旧情难忘↔喜新忘旧。 也作“不忘久要”、“久要不可忘”。


【词语久要不忘】  成语:久要不忘汉语词典:久要不忘

猜你喜欢

  • 唯饮吴水

    参见:饮水

  • 儿绷

    源见“倒绷孩儿”。喻老将一时失误或借指一时失误的老将。清 江云龙《书江忠烈公祠壁》诗:“贼焰到乡里,儿绷困蒺藜。”

  • 赤汗

    源见“赤汗赭沫”。指赤汗马所流赤色汗水。唐杜甫《玉腕骝》诗:“骖骝飘赤汗,跼蹐顾长楸。”【词语赤汗】   汉语大词典:赤汗

  • 燎如观火

    同“明若观火”。郭沫若《文艺论集.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见“燎若观火”。[例]事情的真相,已经~,没必要再争论了。【词语燎如观火】  成语:燎如观火汉语大词典:燎

  • 才高七步

    源见“七步成诗”。形容才思敏捷。《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还有若干一窍不通之人,尽都侥幸中了举人、进士而去,享荣华,受富贵;实有大通文理之人,学贯五经,才高七步,自持有才,不肯屈志于人,好高使气,

  • 严滩意

    源见“羊裘钓”。指归隐之心。唐温庭筠《送李生归旧居》诗:“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 唐生安敢讥

    源见“蔡泽年寿”。指唐举为蔡泽戏说看相。唐李白《送蔡山人》诗:“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 王猷访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明杨慎《浣溪沙.雪中萧东渟至》诗:“仙家幻作玉楼台,王猷访戴棹休回。”

  • 目与云飞

    同“白云亲舍”。清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馀胆罢含,断机尚在,未尝不指随心痛,目与云飞。”

  • 悲玉璞

    源见“和氏之璧”。悲叹怀才不遇。宋余靖《桂源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复筑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