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义形于色

义形于色

指仗义持正的心情流露在脸上。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华父督擅自杀死了大夫孔父并夺其妻室,据为己有。宋殇公很生气。华父督便一不作,二不休,又杀死了宋殇公。公羊高在评论华父督先杀孔父而后再杀宋殇公的原因时说,这是因为孔父每天神色严肃,正气凛然地侍国君于朝堂,使得坏人不敢杀死国君,孔父可以称得上是义形于色了。

【出典】: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例句】:

汉·班固《汉书·叙传》:“长孺刚直,义形于色,下折淮南,上正元服。” 西晋·陆机《陆士衡集》九《汉高祖功臣颂》:“义形于色,愤发于辞。”


主谓 脸上流露出伸张正义的神色。《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孔父可谓~矣。”梁启超《痛定罪言》:“一闻国难,~。”△褒义。用于描写伸张正义者的神态。


【词语义形于色】  成语:义形于色汉语词典:义形于色

猜你喜欢

  • 倒绷儿

    同“倒绷孩儿”。清宝廷《大考左迁戏作》诗:“老娘三十倒绷儿,献赋金銮色忸怩。”

  • 移柳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北周诗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有“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句,意为:故乡的钓台杨柳,岂是远在玉门关外的征人所能

  • 刺蛟

    比喻杀敌。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参见:○斩蛟

  • 獬豸触

    源见“獬豸冠”。喻指弹奏邪恶之人。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诗:“邪同獬豸触,乐伴凤凰听。”

  • 绳直而枉木斫

    比喻法令严明可以纠正邪曲。《韩非子.有度》:“故绳直而枉木斫,准夷而高科削,权衡悬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绳:木工用的墨线。枉木:曲木。准:定平的工具。夷:平。高科:即“高

  • 乘轩禄位

    源见“乘轩鹤”。喻指非分的禄位。宋刘克庄《贺新郎.二鹤》词:“但愿主君高飞去,莫爱乘轩禄位。”

  • 折戟

    同“折戟沉沙”。明文徵明《厓山大忠祠》诗:“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词语折戟】   汉语大词典:折戟

  • 置铅

    同“置铅击筑”。清吴兆骞《赠孔叟》诗:“击衣不得心自哀,置铅无成目空矐。”【词语置铅】   汉语大词典:置铅

  • 二童一马

    源见“竹马之好”。指少时的好友。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并列 指少年时代的好友。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

  • 通宵达旦

    通宵:通夜,整夜。一夜到天亮。《醒世恒言》卷二五:“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清.吴趼人《情变》四回:“乡下人家不比上海,是通宵达旦,俾昼作夜的。”连动 通,整个。宵,夜间。达,到。旦,天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