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原意为因生活舒适而忘了故国的蜀地,后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刘禅(207-271年)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刘备之子。初由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死后,信任宦官黄皓,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进迫成都,出降。后被封安乐公。蜀汉灭亡后,刘禅全家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县公。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并为之表演四川地方的技艺。别人都感伤不已,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对贾充说:“一个人没有心肝,难道能达到如此地步吗?即使诸葛亮在,也无法辅助他得以长久维持下去,何况姜维呢!”贾充回答道:“如果不是这样,殿下又怎能吞并蜀汉呢。”他日,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想念四川吗?”刘禅回答说:“我在这儿很快乐,不想念四川。”郤正听到后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你就哭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在四川,心中悲痛,无日不思回蜀’,如此可蒙蔽他。”碰巧司马昭又问,刘禅就按郤正所说回答,司马昭惊异地说:“怎么听起来好象郤正说的话呢!”刘禅大惊,睁圆两眼说:“确实如您听说。”左右的人大笑不止。

【出典】: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卷33第902页:“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例句】:

清·王韬《淞隐漫录·八·海底奇境》:“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述补 安乐得不再想念蜀国了。语本《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后主举家东迁”,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这两个被美景、被理想所陶醉的女孩子,~,把什么都忘了。”△贬义。多用于沉湎欢乐而不思进取。→乐而忘归 乐而忘返 乐以忘忧 ↔狐死首丘


解释乐:快乐。思:想念、怀念。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是三国豪杰刘备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像他父亲一样的胸襟和能力。蜀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冬天,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打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蜀汉的首都成都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刘禅于是采纳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魏国把刘禅的全家都迁到东方,封为安乐县公。

曹魏后期,司马昭把持了朝政。一次他宴请已经投降了的安乐公刘禅,故意安排了过去蜀国的歌舞。旁边的人一看,都觉得感慨悲怆,而刘禅自己却高高兴兴,喜笑如故。司马昭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可到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着,尚且不能长久周全地辅佐他,何况姜维呢?”贾充说:“假如不是这样,您怎么能吞并他们呢?”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是否有点想念蜀地呢?”刘禅回答说:“这里非常快乐,一点也不怀念蜀地。”舍家只身跟随刘禅到魏国的郄正听说后,求见刘禅说:“假如司马昭以后再问,您就哭泣着回答说:‘我先人的坟墓远在陇地、蜀地,我的心向着西方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想。’”恰好司马昭又问他,刘禅就按照郄正教的话回答。司马昭说:“你所说的怎么这么像郄正的话呢?”刘禅吃惊地看着司马昭说:“确实如您所说,这些话正是郄正教我的。”旁边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

近义乐而忘返

反义归心似箭

例句

国外富裕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乐不思蜀”,而是日夜怀念自己的祖国、故乡和亲人。


【词语乐不思蜀】  成语:乐不思蜀汉语词典:乐不思蜀

猜你喜欢

  • 女娲炼石

    同“女娲补天”。唐陆龟蒙《杂讽》诗之四:“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

  • 则哲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后以“则哲”谓知人。《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朕无则哲之明,致简统失序,罔以尉承大姬,增怀永叹。”【词语则哲】   汉语大词典:则哲

  • 祸生有胎

    见〔福生有基,祸生有胎〕。【词语祸生有胎】  成语:祸生有胎汉语大词典:祸生有胎

  • 涸辙鲋

    同“涸辙之鲋”。唐李白《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词语涸辙鲋】   汉语大词典:涸辙鲋

  •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携:离心。怀:来。远:疏远。 用礼来招抚怀有二心的国家,用德来感化疏远的国家,使其怀惠归服。 古人所奉行的一种怀柔政策。语出《左传.僖公七年》:“管仲言于齐侯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无人

  • 枕麹藉糟

    《文选》卷四七刘伶(伯伦)《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巵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

  • 齿嚼欲碎

    源见“张巡嚼齿”。形容将领抗敌,慷慨激烈,誓死报国。明李东阳《睢阳叹》诗:“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

  • 拟不于伦

    同“拟非其伦”。朱自清《〈燕知草〉序》:“书中前一类文字,好像昭贤寺的玉佛,雕琢工细,光润洁白;后一类呢,恕我拟不于伦,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述补 指不以同类或同等的事物来比拟。清·谭嗣同《思篇

  • 戮力壹心

    见“戮力同心”。《左传·昭公二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好恶同之。’”【词语戮力壹心】  成语:戮力壹心汉语大词典:戮力壹心

  •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西游记》第三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见“同心同德”。《西游记》32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共诣西方。”【词语一心同体】  成语:一心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