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旗亭画壁”。指文人雅集赋诗。清王士禛《顾茂伦吴汉槎撰绝句诗》:“谁能更与尧峰叟,赌取黄河远上词。”
御史:官名,唐代专掌监察百官。是对那些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凶狠刻毒的官吏的称呼。出自唐人郭霸的事迹。郭霸,舒州同安(今安徽桐城)人。武则天在位时曾任左台监察御史、左台殿中侍御史、右台侍御史等职。史载,武
《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王弼注:“震之为义,威至而后乃惧也,故曰震来虩虩……震者,惊骇怠惰以肃解慢者也。”后以“震虩”谓奉职勤谨。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祝阴阳惨舒之节,取震虩泽濡之
源见“鲛人泣珠”。指边远蛮夷之人。唐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诗:“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又作“同仇敌忾”。敌:对抗。忾:愤怒。 同仇;共同对仇敌。指共同愤起对抗外敌。李宗羲(?-1884年),字雨亭,开县(今四川开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两江总
源见“南风不竞”。称衰微之音。章炳麟《辨诗》:“自中唐以降者,死声多矣。”【词语死声】 汉语大词典:死声
源见“张敞画眉”。借指女子容貌秀丽雅致。宋陈允平《塞垣春》词:“临镜理残妆,依然是,京兆柔雅。”
同“羝羊触藩”。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词语触藩】 汉语大词典:触藩
源见“乘车戴笠”。喻朋友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元洪希文《满江红.幽居》词:“但卿车我笠忽相忘,须回首。”
同“莫逆之交”。晋范弘之《与王珣书》:“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莫逆之契。”见“莫逆之交”。晋·范弘之《与王珣书》:“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词语莫逆之契】 成语:莫逆之契汉语大词典:莫逆之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