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兰

九兰

源见“九畹”。指兰草。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谈丛散馥,韫馀气于九兰;笔海流涛,骇洪波于八水。”


【词语九兰】   汉语词典:九兰

猜你喜欢

  • 秦人洞

    同“桃源洞”。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词语秦人洞】   汉语大词典:秦人洞

  • 辅牙相倚

    同“辅车相依”。《新唐书.李正己传》:“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主谓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紧密利害攸关。

  • 百结衣

    源见“百结”。补缀很多的衣服。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你乱丛丛百结衣,冷萧萧双鬓毛,每日价浪悲歌去吴市讨。”【词语百结衣】   汉语大词典:百结衣

  • 飘茵落溷

    飘:飘落。茵:坐席。溷:粪圈、厕所。花瓣随风飘散,有的飘落在坐席上,有的飘落在粪圈。比喻富贵贫贱不是由必然的因果报应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偶然的因素。范缜(约450-约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

  • 乌头未变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喻指处于困境,愿望未能实现。唐元稹《韦兵曹臧文》诗:“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 三花

    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金元好问《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

  • 严滩路

    源见“羊裘钓”。借指辞官隐居之路。宋 韩㴲《步蟾宫.钓台》词:“三年重到严滩路,叹须鬓、衣冠尘土。”

  • 娵隅

    源见“蛮语参军”。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称鱼为“娵隅”。亦借指少数民族的语言。宋沈与求《还憩湖光亭复次江元寿韵》:“羊酪莼羹本异区,江湖随俗语娵隅。”郁达夫《杂感》诗之六:“略解娵隅称博雅,人言叔宝最风

  • 蟋蟀相公

    南明奸相马士英的绰号。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马士英为人极似贾秋壑,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斗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贾秋壑:即贾似道,南宋末年的奸臣,专权误国,荒淫无道。【词语蟋

  • 枉驾

    枉屈您的车驾,谓屈尊过访,是对客人过访的敬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先主:谓刘备。【词语枉驾】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