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春秋时,卫国大旱。宁
同“吹藜杖”。明汤显祖《奉怀大司成余公》诗:“吹藜存汉火,杀竹起秦灰。”
同“梦里说邯郸”。《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浑如到兜率,又似梦邯郸。”
北齐.刘昼《刘子.辩施》:“崑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掷鹊”,本谓以玉石投乌,大材小用。后因用为不为世所重用的典故。唐.李咸用《送人》诗:“荆山有玉犹
同“荣叟老带索”。三国 魏阮籍《辞蒋太尉辟令奏记》:“昔荣期带索,仲尼不易其三乐;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
北宋谚语,讽刺科举制度下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
同“支机石”。明陈汝元《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日支石还投。”【词语支石】 汉语大词典:支石
唐.李延寿撰《南史.王懿传》:“王懿字仲德……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
源见“投笔从戎”。指建功疆场的壮志。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非有班超之志,遂已弃笔;未见陆机之文,久同烧砚。”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意思是有错误就加以改正,没有就更加自勉。后因以“有则改之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