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

以两肘、两膝及头部着地的致敬仪式,是印度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佛教也沿用。《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后来用以比喻对人极其钦佩,推崇备至。


主谓 佛教行最恭敬之礼时,两肘、双膝和头都着地,称作“五体投地”。《楞严经》卷1:“~,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后比喻崇拜或佩服到极点。冰心《冰心文集》:“对于这种女人,我只有~。”△褒义。多用于佩服到极点方面。→顶礼膜拜 心悦诚服 首肯心折 ↔不甘雌伏 不甘示弱


解释用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行礼。后用来比喻佩服到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踞;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唐代高僧,俗称唐僧)取经十九年间游历印度、西域的见闻实录,系奉唐太宗之命,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该书记载了西域至印度一百二十八个国家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等情况,在历史、地理、考古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印度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一是用言语慰问;二是低头示敬;三是把手高举起来作揖;四是两手相合以示敬;五是屈膝示敬;六是蹲坐时挺直腰杆;七是弯曲两手两膝示敬;八是弯曲两手两膝再加上低头而表示尊敬;第九即“五体投地”,是九种礼仪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即“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两手两膝及额头都至地以示敬,其过程可描述为,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膜拜。

反义嗤之以鼻

例句

不少同学对李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


【词语五体投地】  成语:五体投地汉语词典:五体投地

猜你喜欢

  • 邻女詈人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

  • 驹隙影

    源见“白驹过隙”。流逝的日影。喻短暂易逝的时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儿。”

  • 梦中梦

    《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梦,本为虚妄,梦中复梦,则更见其虚幻之极。后因用指全无凭据的虚幻之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已觉梦中梦,还同身外

  • 强干弱枝

    《后汉书.光武帝纪》:“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后汉博士丁恭,曾以“强干弱枝”比喻帝王控制诸侯不使过于强大。后遂用

  • 爱棠

    源见“召公棠”。称颂地方官吏德政。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词语爱棠】   汉语大词典:爱棠

  • 彩衣戏亲

    同“彩衣娱亲”。元段成己《送孙仲文行台之召》诗:“颜色或未怡,彩衣戏亲傍。”

  • 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后因以为向贤人学习之典。《汉书.王莽传下》:“莽闻而说(同悦)之,下诏申敕公卿思与厥齐。”连动 见到品德出

  • 乘龙骑凤

    源见“乘鸾”。指萧史、弄玉夫妇成仙飞升。清钱谦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诗之四:“见说秦楼夫妇好,乘龙骑凤也参差。”

  • 祝咽祝哽

    同“祝哽祝噎”。《尚书大传》卷五:“卜筮巫医御于前,祝咽祝哽以食。”见“祝哽祝噎”。【词语祝咽祝哽】  成语:祝咽祝哽汉语大词典:祝咽祝哽

  • 剩山残水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词语剩山残水】  成语:剩山残水汉语大词典:剩山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