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色无主

五色无主

脸上神色变化不定,无法自主,形容惊慌失措、紧张恐惧的情态。典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五》。详见“叶公好龙”条。


主谓 脸上的神色失去了控制。指因为恐惧而神色不定。语本《淮南子·精神训》:“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贬义。多用于脸色方面。→大惊失色仓皇失措 ↔不动声色 神色不惊


【词语五色无主】  成语:五色无主汉语词典:五色无主

猜你喜欢

  • 万钱一食

    同“日食万钱”。清李渔《行路难》诗:“长夜为欢之怪迟,万钱一食非无见。”

  • 白头怨

    同“白头吟”。清蒲松龄《少年游》词:“茂陵不惹《白头》怨,心地更清凉。”

  • 夺席拔帜

    源见“谈经夺席”、“拔赵帜易汉帜”。谓学识超过别人,拔得头筹。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今京口则六朝 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乃欲起而夺席拔帜,为千余年重开生面,譬如‘既生瑜,又生亮’,亦天地仅事矣。”

  • 高鹏低鷃

    源见“鲲鹏展翅”、“榆枋之见”。比喻志量、识见、才具等完全不同、差异十分悬殊的两种人。唐白居易《喜杨六侍御同宿》诗:“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

  • 死灰复燎

    同“死灰复燃”。清 遯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见“死灰复燃”。清·遯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自惹飞

  • 何面江东

    源见“不肯过江东”。谓自惭自愧。宋刘辰翁《六州歌头.乙亥二月贾平章似道督师至太平州鲁港未见敌鸣锣而溃赋此》词:“但千年传说,夜半一声铜。何面江东?”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芙蓉:荷花的别称。 意谓好似荷花生长在一泓清水中,极其自然而没有人工雕饰的痕迹。 常用来赞美诗文或人的体态所具有的自然美。语出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览君荆

  • 瑜不掩瑕

    源见“瑕不掩瑜”。喻指优点不能掩盖缺点。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进士归礼部》:“昂因曰:‘观众君子之文,信美矣;然古人云: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虽盛唐

  • 灌园避世

    源见“仲子灌园”。谓逃名隐居。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岂终怀宝迷邦,漫说灌园避世。”

  • 壹倡三叹

    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参见“一倡三叹”。见“一倡三叹”。《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