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里雾

五里雾

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好道术,能为五里雾。后华山南有公超雾市(查阅后汉书、解释之)。旧以此用为神仙法术,或堕入迷惘之中的典故,常说“如堕五里雾中”。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四《镜槛》诗:“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

幼学琼林》卷一:“束先生精神毕至,可祷三日之霖(见束皙祷雨);张道士法术颇神,能作五里之雾。”


【典源】《艺文类聚》卷二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河南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作三里雾,自以不如楷,往以学之。”《后汉书·张楷传》亦载。

【今译】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在华阴山中。他有道术,能使五里地方圆的地方起雾。裴优也能制造三里的雾,认为自己道术不如张楷,前往向张学习。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扑朔迷离、难窥真相的事物; 也用以形容雾。

【典形】 公超旧谷、公超雾、华阴学雾、五里公超雾、五里雾、张楷雾、作雾楷、张超迷离雾、五里无因雾、五里仙雾、三里雾、雾迷三里。

【示例】

〔公超旧谷〕 明·袁宏道《华顶示同游樗道人》:“公超旧谷犹疑雾,方朔前生解役雷。”

〔公超雾〕 宋·陈与义《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华阴学雾〕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五里公超雾〕 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它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五里雾〕 宋·钱惟演《致斋太一宫》:“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

〔张楷雾〕 宋·文同 《华山》:“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作雾楷〕 宋·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词语五里雾】  成语:五里雾汉语词典:五里雾

猜你喜欢

  • 燕兰梦

    源见“燕梦征兰”。借指生子之愿望。宋杨亿《宣曲二十二韵》:“秦凤来何晚,燕兰梦未成。”

  • 儒硎

    源见“焚书坑儒”。又《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张守节正义引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

  • 青油幕下

    源见“青油”。指达官幕府。《宋书.刘穆之传》:“〔瑀〕至江陵,与颜竣书曰:‘朱修之三世叛兵,一旦居荆州青油幕下,作谢宣明面见向,使斋帅以长刀引吾下席。’”

  • 举足轻重

    原作“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形容有实力者处于二强之间,对双方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用以表示地位重要,足以左右局势,如偏向何方,就会打破均势。窦融(公元前2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

  • 东鲁梦周

    源见“梦周”。谓缅怀先贤。南朝梁简文帝《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故东鲁梦周,穷兹删采。”

  • 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谓辛劳一时而可以得到长远的好处或永久的安逸。汉代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述补 辛苦一次,把

  • 小蛮腰

    源见“樊素”。借指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明唐寅《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词语小蛮腰】   汉语大词典:小蛮腰

  • 缠腰骑鹤

    源见“骑鹤上扬州”。形容既富贵又成仙。清黄遵宪《游箱根》诗:“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

  • 群麋鹿

    源见“麋鹿群”。指隐居避世。唐吴融《绵竹山西四十韵》:“然后恣逍遥,独往群麋鹿。”

  • 水中捉月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原为关于李白之死的传说,后转喻愿望不可能实现,徒劳无功。宋.黄庭坚《沁园春》:“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