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扩充,光大。 人能够使先王之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使人的才能扩大。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汉书.礼乐志》:“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河间区区小国藩臣,以好学修古,能有所存,民到于今称之。”宋.陆九渊《与朱元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也单引〔人能弘道〕。唐.郑钦泰《议沙门不应拜俗状》:“语曰:‘人能弘道’,则道亦须人而行也。”


猜你喜欢

  • 孙登半岭

    同“孙登啸”。宋晁补之《满庭芳.次韵答季良》词:“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 前鉴

    同“前车之鉴”。汉荀悦《申鉴.政体》:“前鉴既明,后复申之。”【词语前鉴】   汉语大词典:前鉴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后因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

  • 尔为尔,我为我

    你是你,我是我。 表示彼此各不相干。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〇:“尔为尔,我为我,安肯哀矜而辟焉,敖惰而辟焉。”明.李

  • 三字沉冤

    源见“三字狱”。指未得申雪的冤狱。杨道生《狱中》诗:“中原大地起腾蛟,三字沉冤恨未消。”

  • 才与不才间

    源见“木雁”。喻中庸处世以全身远祸。唐白居易《偶作》诗:“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 传笔梦

    《南史.纪少瑜传》载:南朝 梁纪少瑜曾梦见陆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宋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词语传笔梦】   

  • 石折

    比喻死亡。北周庾信《柳霞墓志铭》:“智士石折,贤人垦陨。”

  • 白发三千丈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因为)愁似个(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后因以“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元.无名氏〔中吕.喜春来〕:“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

  •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见“道远知骥”。【词语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成语:道远知骥,世伪知贤汉语大词典:道远知骥,世伪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