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何氏三高

何氏三高

南史.何胤传》:“胤字子季……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沛国刘?,何胤是其门生)与汝南周顒深器异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初,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何氏三高。”

南朝.梁.何点,字子皙,方雅真素,博通群书,善谈论,喜遨游。宋、齐朝累征不仕。梁武帝召至华林园,不屈,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因称为“何氏三高”。后因用为隐遁不仕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刘殷七业(见“哭堇”),何点三高。”


【词语何氏三高】  成语:何氏三高汉语词典:何氏三高

猜你喜欢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见〔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其他 人的思想情感就好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语本《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三国志·蜀书·蒋琬传》:“~;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 青精

    源见“青精饭”。传说能延年益寿的南烛木。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秘方。”【词语青精】   汉语大词典:青精

  • 千一虑

    同“千虑一得”。宋陆游《送曾处士赴行在》诗:“敬输千一虑,或有二三得。”【词语千一虑】   汉语大词典:千一虑

  • 眼中拔钉

    源见“眼中钉”。比喻除去心目中最痛恶的人。《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偏正 比喻除掉心目中最可恶的人。《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 封绵

    源见“绵上隐”。指晋文公于介之推死后封以绵上之田。宋葛胜仲《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词语封绵】   汉语大词典:封绵

  • 模棱首

    同“模棱宰相”。宋马永易《实宾录》卷三:“唐苏味道为相,恃名位,尝谓人曰:‘模棱持多端可也。’故世号‘模棱首’。”【词语模棱首】   汉语大词典:模棱首

  • 路也无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借一个渔人无意中发现世外桃源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

  • 言必信,行必果

    原为孔子指只顾小忠小信,而不顾大局的士人之语,后则作为称赞言行一致之意。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得上士呢?孔子说,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作士了。子贡道,

  • 日以继夜

    《国语.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后以“日以继夜”谓日夜不停。丁玲《韦护》三章:“他们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栖在小房子里。”主谓 形容连续进行,没有间断。语出《国语·吴语》:“孤日以继夜,匍匐就

  • 一木难扶

    见“一木难支”。《封神演义》94回:“臣闻:‘大厦将倾,~。’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词语一木难扶】  成语:一木难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