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光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 ‘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 《赵子曰》第七: “借光! 这是六十号吗?”这样的用法,是 “借光”现今的常用义。

“借”,在这里是凭借、给予的意思。 “光”在这里是 “好处”的意思。如 “沾光”,即凭借别人或某件事情而得到好处。 “借光”的本来意义即此。如: 明·阮大铖 《燕子笺·辩奸》: “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借光”此义今被 “沾光”代替, “借光”今所使用的是其常用义。

借光”一语,来源于 《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某处江边一个村子里,每天晚上一些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针线活,但是有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却遭到了排挤,说她 “沾光”占了便宜,不拿灯来,因而拒绝她的参与。那姑娘说,我总比你们早些来,打扫灰尘,铺设坐席,对你们多少有点益处吧? 你们的灯烛反正是要点的,我 “借”点 “光”,你们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大家觉得她的话有理,人又好,就把她留下来了。

此后,“借光”一语便流传下来,表示求人提供方便之意。


【词语借光】   汉语词典:借光

猜你喜欢

  • 泣素丝

    同“悲丝染”。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诗:“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 滹沱饭

    同“滹沱麦饭”。宋范成大《初四日东郊观麦苗》诗:“相将饱吃滹沱饭,来听林间快活啼。”【词语滹沱饭】   汉语大词典:滹沱饭

  • 挥翰临池

    《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晋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翰:鸟毛,借称毛笔。挥翰借指挥毫。临池,指写字。后因以

  • 横汾什

    同“横汾唱”。唐袁晖《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词语横汾什】   汉语大词典:横汾什

  • 露颖

    源见“毛遂自荐”。谓显露才能。宋周邦彦《汴都赋》:“魁梧卓行,?锋露颖。”《三国演义》一回:“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词语露颖】   汉语大词典:露颖

  • 纶册

    源见“纶綍”。指皇帝的册命。南朝 梁江淹《为萧重让扬州表》:“复降纶册,徽采兼明,影迹交战,水烟相薄。”【词语纶册】   汉语大词典:纶册

  • 五石六鹢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

  • 鸣凤有岐

    同“鸣岐”。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诗:“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 清尘浊水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即游子,宕,同荡)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

  •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参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词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成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汉语大词典:愚者千虑,或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