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斗才

八斗才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博识安足继之。’”

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才共用一斗。’”

旧时以“八斗才”“才高八斗”称赞才华出众,有时用作对文人学士的恭维语。

唐.李商隐《可叹》诗:“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名。早见于屈原《离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如夏侯惇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坐愁芝田馆,用尽陈王(曹植为陈思王)八斗才。”(《李义山诗集》卷五)。


见“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


【典源】 宋·缺名 《释常谈》:“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唐·李商隐《可叹》诗清·冯浩注:“南史: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今译】 南朝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才华共有一石,曹植 (字子建,封陈王,谥曰思,称陈思王)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同分一斗。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才华甚高,超出常人。

【典形】 八斗、八斗才、八斗陈思、才八斗、才过子建、陈王八斗才、陈植文华、多才如子建、子建才、王孙八斗才、八斗才华、曹盈仓、才名八斗。

【示例】

〔八斗〕 清·吴伟业《秋日锡山谒家伯》:“八斗君堪跨建安,一编我尚惭长庆。”

〔八斗才〕 明·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八斗陈思〕 宋·李宗谔《馆中新蝉》:“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

〔才八斗〕 宋·陈师道《古墨行》:“明窗净几风日暖,有愁万斛才八斗。”

〔才过子建〕 元·白朴《东墙记》:“恰便似龙蛇弄影,才过子建,笔扫千兵。”

〔陈王八斗才〕 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陈植文华〕 宋·苏轼《谢曹子方惠新茶》:“陈植文华斗石高,景宗诗句复称豪。”

〔多才如子建〕 宋·列筠《代意》:“纵使多才如子建,只能援笔赋惊鸿。”

〔子建才〕 清·王摅《梁药亭太史以诗送行》:“一夸八斗子建才,一恃便便孝先腹。”


【词语八斗才】   汉语词典:八斗才

猜你喜欢

  •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事:侍奉。 侍奉死去的父母,如同父母生时一样。 古指孝子要能继承父母遗志,祭祀父母时要毕恭毕敬。语出《礼记.中庸》:“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礼论》:“事死

  • 荆玉刖

    源见“和氏之璧”。谓冤弃英才。清尤侗《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诗:“谁忍荆玉刖,共惜隋珠弹。”

  • 佳期

    《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佳谓湘夫人也……与夫人期歆飨之也。”后用以指男女约会的日期。南朝梁武帝《七夕》诗:“妙会非绮节,佳期乃良年。”【词语佳期】   汉语大

  • 吕太后的筵席

    《吕记.吕太后本纪》载:吕太后(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为人刚毅狠毒。孝惠帝二年,刘邦之长庶男齐悼惠王刘肥入朝,宴饮于太后前。太后欲除之,令酌毒酒,阴谋鸩杀之,肥佯醉始得免。又《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

  • 京国槐花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唐孙华《奉使出都》诗:“会稽竹箭争磨砺,京国槐花忆苦辛。”

  • 席函丈

    源见“丈席”。指讲学。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词语席函丈】   汉语大词典:席函丈

  • 两岐歌

    《后汉书.张堪传》:“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

  • 先斩后闻

    同“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见“先斩后奏”。元·无名氏《十探子》3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词语先

  • 知命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

  • 民为邦本

    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语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吴晗《海瑞罢官》9:“~口头讲,袒官虐民好人装,为虎作伥欺皇上,昼行愧影夜愧床。”【词语民为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