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刺舌

刺舌

隋书.贺若弼传》:“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北周骠骑大将军贺若敦,善骑射,屡立大功,因恃功负气,常怀怨怒而得罪了专权朝政的大冢宰宇文护。宇文护逼令自杀。敦临死前,刺其子弼舌,诫其慎口,以汲取教训。遗憾的是弼并未从父亲的被害得到教训,他跟随隋文帝平陈之后,官拜大将军,又因与高颎等私议朝政得失,为人告发,被隋炀帝处死。后因以“刺舌”为咏慎言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十三《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诗:“刺舌君今犹未戒,炙眉吾亦更何辞。”


【词语刺舌】   汉语词典:刺舌

猜你喜欢

  • 宁戚叩角

    同“宁戚击角”。唐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诗:“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唐李瀚《蒙求》:“伊尹负鼎,宁戚叩角。”

  • 百结衣

    源见“百结”。补缀很多的衣服。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你乱丛丛百结衣,冷萧萧双鬓毛,每日价浪悲歌去吴市讨。”【词语百结衣】   汉语大词典:百结衣

  • 混一文轨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统一国家。《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

  • 重玄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以“重玄”指很深的哲理。《晋书.索袭传》:“味无味于慌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唐李白《峨嵋山月送蜀僧晏入中京》诗:“黄金师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词语重玄

  •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自经:上吊自杀。渎( ㄉㄨˊ dú ):小沟渠。 在小山沟中自杀,也没有人知道。 意谓默默无闻地死去。语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鲁迅《花边文学.论秦理斋

  • 晋竖潜肓

    源见“病入膏肓”。谓病情险恶。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殷牛尝在耳,晋竖欲潜肓。”

  • 钧天游

    源见“钧天广乐”。谓仙游。宋苏辙《次韵子瞻见寄》:“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澹泊:不慕荣利,也作“澹漠”。宁静:安静沉着。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现高尚的志趣;不安静沉着,就不能踏实地走向长远目标。 常用以勉人恬静寡欲,立志高远。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德

  • 蒲柳衰

    同“蒲柳姿”。清赵翼《老境》诗:“以我蒲柳衰,证彼葛藤断。”

  • 茕茕孑立

    茕茕:孤单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亦作“茕茕孤立”。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