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削足适履

削足适履

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杀,义同削,非割杀)而便冠。”

《抱朴子.刺骄》:“?(音zǔn,减,也是削的意思)足适履,毁方入圆,不亦剧乎。”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丁未,行幸长安”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后汉书.荀爽传》:“传曰:截趾适屦,孰云其愚?”

“削足适履”与“?足适屦”、“刖趾适屦”、“截趾适屦”的意思是一样的。后常以比喻因倒置了事物的轻重本末关系,而机械地拘泥成例,生搬硬套,强求合律,或无原则地进行迁就。宋.陆游《剑南诗稿》四四《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诗:“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兼语 鞋小足大,把脚削小以适应鞋的尺寸。比喻不合理或无原则迁就而生搬硬套。语本《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条令仅仅是一般战争的规律,并且全是抄了外国的,如果我们一模一样的抄来用,丝毫也不变更其形式和内容,就一定是~,要打败仗。”△贬义。多用于不按规律办事。→因噎废食 截趾适履 杀头便冠生搬硬套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也作“刻足适履”、“削趾适屦”。


【词语削足适履】  成语:削足适履汉语词典:削足适履

猜你喜欢

  • 素患难行乎患难

    素:平素,向来。 一向处于患难之中,就按患难中的条件行事。语出《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清.

  • 挥翰临池

    《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晋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翰:鸟毛,借称毛笔。挥翰借指挥毫。临池,指写字。后因以

  • 握粟

    同“握粟出卜”。清黄宗羲《高古处府君墓表》:“有所疑者,待君而决。君亦间应握粟之求,无不奇验。”【词语握粟】   汉语大词典:握粟

  • 陇眠牛

    源见“牛眠地”。旧称风水好的葬地。宋韩琦《叔平学士知青州》诗:“过家门纳驷,卜地陇眠牛。”

  • 遗鲤鱼

    源见“鱼传尺素”。指传送书信。唐刘长卿《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诗:“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 六尺之托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 玄石沈湎

    刘玄石酒醉三年后方醒的故事。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五:“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当

  • 五云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下”:“(韦陟)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尝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陟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

  • 上蔡苍鹰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九二六引《史记》作:“李斯临刑,思牵黄犬

  • 大相迳庭

    清·厉鹗《跋》:“嗟呼!几何不与吕公论世尚友之旨大相迳庭也哉!”【词语大相迳庭】  成语:大相迳庭汉语大词典:大相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