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

亦作“中道而废”、“中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我是遵照儒家学说来决定行动的,中途停止下来,我是不会的。

【出典】: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例句】:

论语·雍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北齐·魏收《魏书·元英传》:“(英表曰)实愿朝廷开远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姜)维曰:‘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之计矣。’”


偏正 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事情中途废止。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西门丁《玉佛谜》:“萧穆道:‘头儿,这人即使以一敌二胜算还是很高的,他为何~。’”△描写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道而废 中道而止前功尽弃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昼夜不舍。也作“半途之废”、“半涂而罢”、“半涂而废”。


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是《礼记》中的重要篇目,又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主要叙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中庸》中记录和整理了孔子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讲到,孔子说:“世上有些人避世隐居,行为怪异,虽然后代有人称赞他们,但是我不愿去做这样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但往往半路上终止,我是不会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即使隐没在世间而不为人们所了解,也决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近义有始无终

反义有始有终

例句

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应善始善终。


【词语半途而废】  成语:半途而废汉语词典:半途而废

猜你喜欢

  • 不教而诛

    原作“不教而杀”,指事先不进行教育,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他说,要尊五美,屏四恶。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回答道,平时不进行教育,一犯有

  • 漆身为厉

    同“漆身吞炭”。厉,癞。金元好问《行斋赋》:“有漆身以为厉,自披发而为狂。”

  • 颁首

    《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郑玄笺:“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颁首”称颂长官清明。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波而动之则忧,頳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则安,颁首之颂兴焉

  • 粉镜自玩

    唐.李延寿《北史.齐后妃传下.冯淑妃》(卷一四):北周攻打北齐属地晋州,北齐后主高纬为取悦宠妃冯淑妃,与之乘骑观战取乐,并立为左皇后。城破兵败,后主与淑妃逃还。“至洪洞戌,淑妃方以粉镜自玩,后声乱唱贼

  • 玉兔毫

    源见“玉兔”。白兔的毫毛。喻月亮的光芒。唐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诗:“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词语玉兔毫】   汉语大词典:玉兔毫

  • 县治琴声

    源见“鸣琴化治”。称美地方吏治廉政轻刑,无为而治。明高启《送乌程冯明府》诗:“县治琴声古,泉香酒味甘。”

  • 紫宫雌雄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苻坚下》:“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

  • 溅裙

    源见“湔裙”。谓孕妇避灾求福。唐李商隐《拟意》诗:“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宋高观国《玉楼》词:“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溅裙当日意。”【词语溅裙】   汉语大词典:溅裙

  • 木偶乘流

    源见“土偶桃梗”。比喻飘荡无定。唐骆宾王《浮槎》诗序:“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适也。”

  • 内外夹攻

    从内部向外,外部向内同时进攻。出自五代吴越钱镠(liú流)事迹。钱镠(852-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国的建立者。少时曾贩私盐。唐末投石镜镇将董昌充偏将,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