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虞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帝舜曾放逐三苗于三危(西部边地)。后遂用为放逐之典。唐.许敬宗《奉和执契
《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后因以“山雌”借指雉。汉扬雄《法言.修身》:“山雌之肥,其意得乎?或曰:‘回之箪瓢臞,如之何?’曰:‘明明在上,百官牛羊亦山雌也,暗暗在上,箪瓢捽茹亦山雌也,何
同“千头木奴”。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词:“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同“麒麟图画”。清李渔《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个个要绩前勋,补画麒麟像。”【词语麒麟像】 汉语大词典:麒麟像
潜虽伏矣:为“虽潜伏矣”之倒文。孔:很。昭:明。一作“炤”。 原意谓鱼虽潜藏于深水,仍旧明白可见。 后泛指事物无可掩蔽。语出《诗.小雅.正月》:“鱼有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礼记.
文才武功样样具备。形容才能杰出而全面。出自五代时人和凝的事迹。和凝(896-955年)字成绩,汶阳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后为后梁滑州节度使贺瑰幕僚。贺瑰与后唐庄宗李存
同“春草池塘梦”。宋辛弃疾《鹧鸪天》词:“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斑竹:即湘妃竹,一种盛产于湖南的有紫色斑纹的竹子。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舜南巡不返,没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斑然。” 一枝沾满千点泪痕的斑竹。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音zhì,狗发狂),无不噬也。”孔颖达疏:“国狗犹家狗,言家畜狂狗,必啮人也。”国狗之瘈,谓国中养的狗发了疯,比喻妒害贤能的权贵幸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
见“决一雌雄”。《说岳全传》47回:“岳爷道:‘……若不听我良言,只得与你~。’”【词语决一胜负】 成语:决一胜负汉语大词典:决一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