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竹林七贤”。借指侄子。宋无名氏《水调歌头.贺人生侄》词:“人道兰庭生谢,我羡竹林得阮。”
指甲和角,比喻用以自卫的工具。《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
谓战争中死难者化为各种异物。 常用以形容阵亡将士。语出《艺文类聚》卷九〇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李白《古风》二八:“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
紫芝,唐人元德秀的字。紫芝的面貌。后喻为对他人相貌和品德的赞美,亦为初次识面的典故。又作“芝宇”。元德秀(693?-754年),河南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曾任南和尉、龙武军录事参军、鲁山令等
晋代律学家荀勖( ㄒㄩˋ xù 序)精通音律的故事。《晋书.荀勖传》:“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谐则铎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牛铎:牛项下所
源见“捧日”。形容对皇帝忠心不贰。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诗:“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悬捧日新。”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把以上十六字看作是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危微精一”则是十六字心传的省称。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唐
源见“唾面自干”。形容宽忍处世,居卑无争。宋陆游《世事》诗:“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干唾况其余。”
同“及肩墙”。晋孙绰《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及肩而已。”【词语及肩】 汉语大词典:及肩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见“之乎者也”。【词语者也之乎】 成语:者也之乎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