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乞骸骨”。谓赐还骸骨归葬故里。古代官吏请求皇上批准退休的婉词。《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词语赐骸骨】 汉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宋张榘《瑞鹤仙.次韵陆景思喜雪》词:“甚探梅、也来相约。更谁怜久客,泥深穿履,栖栖东郭。”
《后汉书.庞参传》:“拜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不恭敬)。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
朝廷大臣,要用仁义之道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 旧指为臣之道。语出《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而心怀闲情逸致。明李东阳《八津八景.拱北遥岑》诗:“吟客放怀朝拄笏,使游翘首夜占星。”
源见“锦屏射雀”。指中选为婿。《剪灯馀话.琼如传》:“〔耕云〕因呼二生至前,指壁间所挂‘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四画曰:‘二郎少摅妙思,试为咏之,中目、夺衣,在此一
同“鬼揶揄”。清张问陶《出守莱州九月二十日出都留别旧雨》诗之二:“凭他旧典翻新样,路鬼揶揄作郡人。”【典源】《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条注引 《晋阳秋》 曰:“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俭。
同“三百篇”。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清姚鼐《〈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杜子美。”【词语三百】 汉语大词典:三百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三国魏人王粲记忆力极好,他过目之后能背诵道旁碑文,一字不错。后用为咏强记或用为咏碑之
《晋书.潘岳传》载:晋潘岳字安仁,除长安令,迁博士,以母疾去官,作《闲居赋》(见《文选》卷十六)。赋中有“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版舆,是古时一种车的名称,又名步舆,方四尺,用白色的木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