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ㄏㄠˋ hào ):喜欢。自用:自以为是。 愚蠢的人却偏要自行其是。语出《礼记.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清.李汝珍《镜花缘》
博:大。 仁人的话,它的利益真大啊。语出《左传.昭公三年》:“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四:“公(指董文用)以一言折聚敛之臣而厚邦本。‘仁
源见“家鸡野雉”。谓书法风貌。清王摅《雁字》诗:“飞错豕鱼还易辨,书成鸡鹜竟难分。”
桑葚:桑树之果实。比喻为官清廉,不取民间一财一物。出自隋赵轨事迹。赵轨,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幼年时生活清苦,但刻苦好学,注意品德修养。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
也作“十行并下”、“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极快。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皇帝,庙号太宗,梁武帝第三子。后为叛将侯景所杀。萧纲年幼时聪明敏慧过人,6岁
春秋时卫宣公为子伋娶妻于齐,听说媳妇貌美,就在黄河边(今山东濮县)筑新台,把她中途留下。国人作诗讥刺,即《诗.邶风.新台》篇。后称不正当的翁媳关系为“新台之丑”。《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瀰
源见“南陔”。谓孝养。清 秦树《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词语陔养】 汉语大词典:陔养
源见“沐猴而冠”。比喻有名无实,不能成事。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见“沐猴而冠”。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不足谋天下矣。”【词语木猴而冠】 成语:木
源见“莼羹鲈脍”。泛指故乡饭菜。表示思乡情切。唐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见“尸鸠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