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值得敬佩。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青年人是可怕的,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那就不值得害怕了。

【出典】: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例句】: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吏部尚书何晏甚奇之,题之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主谓 青年必能超越先辈,令人敬畏。《论语·子罕》:“~。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褒义。多用人形容青年实力。→风华正茂 ↔马齿徒增


解释后生:后辈、下一代。指青年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说:“青年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怎么知道将来还不如现在呢?如果四五十岁还没有名声的话,也就不值得害怕了。”北宋经学家邢昺注释说:“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积累学行,成就道德,他们确实令人敬畏,哪里知道日后他们这些年轻人的道德文章会不如今天的我呢?如果年少时不积累学行,成就道德,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声,这时候即使打算硬着头皮来充电,也终究成就不了大的道德,所以已经不值得害怕了。”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后生可畏,前提是后辈、下一代应该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搞得好,青年人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同时,青年人必须在年少时就进行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现在。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一事无成的话,那就说明教育没有成功或者自身没有努力,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反义少不更事

例句

你年纪轻轻就做出这么大的成就,真是后生可畏啊!


【词语后生可畏】  成语:后生可畏汉语词典:后生可畏

猜你喜欢

  • 补天漏

    同“补天”。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 木奴橘

    同“木奴”。唐李商隐《陆发荆南始至商洛》诗:“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 众狙

    源见“朝三暮四”。比喻被愚弄的众人。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升沉一何速,喜怒纷众狙。”【词语众狙】   汉语大词典:众狙

  • 女娟

    春秋时赵国河津吏的女儿。赵简子南征楚国,与津吏预约摆渡的时间,因津吏醉卧不能驾船,赵简子怒欲杀之。女娟自愿代父死,简子遂释其父,将渡,用桨者少一人,女娟又自请。在中流,她还唱《河激歌》。简子归,娶她为

  • 兆非熊

    同“熊罴兆”。宋 刘省斋《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词:“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 一扇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袁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

  • 郑昭宋聋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出使)于齐,曰:‘无假道(借路)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你),我伐

  • 隗炤版

    《晋书.隗炤传》载:晋 汝阴人隗炤,善《易》,临终以书版授妻,谓五年后有龚姓者负金来,可示此版求金。五年后,使者果至,妻示版求金。使者出蓍占筮,答道:你夫自藏金,知我善《易》,故以书版寓意,金在屋东地

  • 攀龙托凤

    同“攀龙附凤”。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上:“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见“攀龙附凤①”。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次有~,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词语攀龙托凤】  成语:攀龙托凤汉

  • 十目十手

    即“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不能离开人们耳目的监察,应该谨慎。《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词语十目十手】  成语:十目十手汉语大词典:十目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