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团扇草书

团扇草书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又,《白氏六帖》卷九:“王右军草书于团扇。”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一次在市上见一老妪正在买竹扇,一时高兴,便挥毫在扇面上各书五字,致使扇价倍增。后用为赞誉书法之典。

唐.王维《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诗:“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猜你喜欢

  • 范祁连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附《耿恭传》:“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参见“范羌归”条)《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初

  •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食( ㄙˋ sì ):供养,饲养。 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供养。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的错误观点。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

  • 夺衣

    同“夺锦袍”。《剪灯馀话.琼奴传》:“〔耘云〕因呼二生至前,指壁间所挂‘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掏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四画曰:‘二郎少摅妙思,试为咏之,中月、夺衣,在此一举。’”【词语夺

  • 李公颠

    源见“张公吃酒李公醉”。指移花接木或顶替。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 丝恩发怨

    形容极细小的恩怨。《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并列 比喻像细丝细发似的恩惠和仇怨。《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

  • 白云篇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因诗中有“白云飞”句,后遂以“白云篇”为帝王的诗作。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源见“白云亲舍”

  • 杀生与夺

    《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杀:杀戮;生:生存;与:给予;夺:剥夺。后以“杀生与夺”喻指生死赏罚的大权。夏衍《包身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

  • 太白食昴

    《汉书.邹阳传》:邹阳从狱中上书曰:“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三国魏.苏林注:“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

  • 煮豆燃箕

    煮豆时用豆茎作燃料,比喻骨肉相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

  • 犁牛子之

    《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犁:杂色。骍:赤色,角:谓长着整齐的角。用:用它作为祭祀山川的牺牲。山川:指山川之神。舍:舍弃。仲弓的父亲是个既贱且恶的人,而